十三(第3/4页)

黎连长经过姚汝良的规劝,已经明白了些,可是还不愿表示什么。他要看看战士们的态度如何。

“不会!不会!”大家不约而同地说。

“战斗可不能象算术那么准确!”教导员笑着说,“万一呢?万一呢?”

大家都不再开口。

“黎连长,你说呢!”教导员故意地问。

黎连长想了想,终于爽直地说出来:“谁先插上红旗,都对全体有利!”

“大家看呢?”教导员问。

“对!连长说的对!”大家一齐喊。

“这就对了!我们要竞赛,可不准闹不团结!”教导员把这个问题关上钉。“还有什么顾虑呢?”

“我们写了决心书,在红旗上面签了名,再没有一点顾虑!”一个战士回答。

“因为看了决心书,我才知道还有顾虑!”

大家笑了,不相信教导员的说法。

“不信?好!我提个问题!敌人的炮火很厉害,是吧?”大家一致默认。

“这就是个顾虑!”

“我们不怕炮!”有人说。

“我绝对相信你!可是,在决心书上,你说:出去就不再回来!你只想到敌人的炮火厉害,只想到挨打,而没想到防炮,没想到我们的大炮会压制敌人的炮火,有激烈的炮战!”“教导员的话对!”

“人人应当有决心,写决心书是对的,可是我们不应当对敌人炮火的厉害不提出讨论!存在心里不说,就是顾虑!我们应当强攻上去就修工事,找死角,教敌人的炮火失去威力!是不是这样啊?”

大家欢呼起来。

“我们还得讨论,还得准备,还得演习!顾虑藏在心里,就不去想办法,学技术,也就不能保证胜利!”

热情又转到研究问题上来,而且越谈问题就越多。都须一一想出解决的办法。越这么讨论,大家心中越觉得充实、坚定。我们不是对着枪口往下死冲,教敌人给打倒,而是调动好了我们的火器,打倒敌人。

谈着谈着,甚至有人想起:屯兵洞不大,离敌人阵地很近,我们如何出入呢?假若大家乱挤乱撞,出入既不迅速,又会叮当地乱响,岂不容易教敌人发觉了么?

对!对!要演习!三四十人要在一分钟出入那又低又窄的洞子,既要快,又要没有响动!

实际办法是解除顾虑最好的药。越讨论,越欢快;对,还要演习!只有亲身那么试验了,才会有把握,胜利是准备与演习的结果。

散了会,教导员问黎连长:“怎么样?行了吧?”“行啦!”连长笑了。“行啦!打过多少仗,没有一回费过这么多心机!”

“记住,你的责任是指挥!还得多费心思准备呀,准备充足才能指挥顺手!”

连长点了头。

不管心里怎样不好受,黎连长对工作还是一点不放松。娄教导员走后,连长又到各处去看,凡是有会议的地方,他都坐下听听。这感动了大家。谁不知道他性如烈火?谁不知道他惯于说:“打仗是拚命的事,瞎商议什么?”放在以前,他准会说:“别开会啦,没人往上猛冲,红旗自己反正上不了主峰!”可是,现在他是这么耐着性,听大家发言,跟大家一同讨论,大家不但感到惊异,而且开始爱他了——以前,大家怕他!同时,他也受了大家的感动。当他听到新同志岳冬生说:“我学会了本事!我要多带一根爆破筒,多带三个手雷,多带四个手榴弹!遇见地堡,用手榴弹打;遇见坦克,用手雷;遇见铁丝网,用爆破筒!”他再没法否认准备工夫是绝不亏负人的了。假若首长们不再三再四地指示,要准备,要准备,一个新同志怎能这样艺高人胆大呢?

及至他听到一向不够进步的方今旺当众表示:“我犯过错误!我不必多说什么,请大家在‘老秃山’上看我怎样吧!”他几乎落了泪。假若顺着他的意思,只要求大家去死拚,而不耐心地解除了大家的顾虑,使大家心中的确有了底,有了办法;一个象方今旺那样的人怎么会忽然勇敢起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