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长亭古道(第3/6页)

【留给小先生也不错啦。】梁玉讪讪地想。

梁大郎还要留程祥喝茶,程祥笑道:“奴婢还要回宫复命去,谢梁大官人。”

他又走了。

这一夜,梁玉难得没有能睡好,旁边就是南氏,母女俩都有一肚子心事。梁玉不怕流放,但是想到母亲这些遭遇,又难过得要命。她打当学徒的时候就很害怕父母寿命有限,不能活到她挣大钱、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如今母女相处的时光,竟比当时还要少许多。

【不该闹腾什么出家的!该多陪陪阿娘!】

南氏就着灯光一会摸摸她的头发,一会儿给她拉拉被子,叹一口气:“玉啊,以后要懂事啦。”

“哎,呜……”梁玉终于哭了出来。

~~~~~~~~~~~~

梁玉在庄子上住了三天,第四天就说要拖着车队走了。【早有晚走都是走,越拖着越伤心。哎,差一天就三年了,也幸亏差了一天还不到三年,他也不必履约。】

除此之外一切都好,流放也分怎么流放的,有人照顾的就跟没人照顾的不一样。官员流放就跟百姓流放不一样。梁玉虽不是一个官儿,却是个有人照顾的“贵人”。可以携带一些自己的物品,梁家也可以有“义仆”“自愿跟随”。

有“押解”的官差,一个九品小官,带着几个差役,人头还不够梁玉的“义仆”的零头数的。

梁满仓拖一大家子跟梁玉在长亭外话别,不外是:“到了那边不要任性了啊。你看你啊,脾气暴得太早啦。好好装个温柔的样子。”

说话时,梁满仓还四处张望。

梁玉道:“爹,你看个啥?”

“没啥,没啥!”

马上,梁玉就发现了有车马靠近。长亭就是个大家告别的地方,纪申打这儿去的边州,别的人离京,走这一条线的都从这儿走。梁玉也就没在意。

等声音近了,梁玉吃了一惊:“你们怎么来了?”

她的狐朋狗友们连袂而来,平王妃见面就说她不够义气:“怎么悄悄的走了?还怕叫人知道吗?抬上来!”送给梁玉许多箱笼,装得满满的。小严氏赠给梁玉崭新的一套马球用具。刘湘湘虽挺着大肚子,依然顽强地亲自过来送了她一箱子皮裘冬衣。

最夸张的要数丰邑公主,这位公主身后清一色跟了几十个健壮秀美的骑士。丰邑公主马鞭指着他们,对梁玉说:“她们送的这些到哪里置办不了?这一路上怎么办呢?你把这些人带上,他们个个弓马娴熟有勇力,我给他们一人配双马,不管遇到什么虎豹豺狼、强人盗匪,保管能将你平安送到。到了楣州,也能助你在那里高枕无忧!”

【这位大姐,我是去流放的,不是去造反的啊!】

“大姐,三姨是远行不是围猎……”无奈的声音响了起来。

丰邑公主转身,笑得灿烂:“三郎,你也来啦?阿爹许了?”

桓嶷道:“是。”

下马跳到梁玉跟前,叫一声“三姨”,欲言又止。梁玉笑笑,摸摸他的脸:“我总算照顾了你一回。”桓嶷呜咽了,扑上来抱住她一通哭。

平王妃等人听到“照顾”,暗忖:或许是德妃临终将儿子托给妹妹。

一旁孙顺叫了一声:“殿下。”桓嶷想起来还有事,松开梁玉,偏过头去擦眼泪。

梁玉四下一看,心道,差不多了吧,该走了……又有点失落。

才转过身,要上车,忽然听到一声:“三娘。”

却是吕娘子与阿蛮等不知从哪里过来了,都是一身布衣,人却都还精神。梁玉喜道:“我就知道你们会来的。这里就交给你们啦。”

几人都笑着摇头,吕娘子将身一闪:“你看,还有人来了。”

梁玉望过去,却是一身青衣的袁樵,不由笑道:“小先生,你也来送我吗?”

袁樵还是一张冷脸,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