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爱民如子(第5/5页)

美娘方言讲得好,比起梁玉更有对付土人的办法——梁玉是个外来者,努力学习着本地的风俗,美娘在这方面却有着天然的优势。

梁玉对吕娘子笑道:“看来以后这个作坊后继有人了。”

吕娘子建议:“那三娘何不收她做义女呢?也好给她一个倚靠。”

“不好,”梁玉摇头,“我还要再看看。方才不过是笑谈。”

“有什么不好?朝廷中的官员们,也常有招收义子的。程为一虽是个宦官,自家养儿子不提,也有些趋炎附势之徒认他做父亲的。”

梁玉道:“她有旧部,楣州杨家的,她舅家的。她的势力如果养成了……”

“三娘担心她会变成杨仕达第二?”

“吕师忘了,杨仕达才是她们楣州杨氏土司的第二,杨家也不是没有过女土司当家的。我刚才孟浪了,口不择言,若还有这样的事情,吕师一定要提醒我慎言。”美娘在其他的地方生存不易,只有在楣州和附近有根基。但是在这里,她一旦想要生存下去必然与旧有的势力产生联系。美娘是一个有自己想法的姑娘,她想干一些自己的事。这个性格很得梁玉的喜欢,但是梁玉知道,让美娘在楣州成势力,又未必是一件好事。

得慎重。

此后,梁玉与吕娘子再没有提及收养美娘的事情。梁玉却又将美娘带在身边,告诉她自己如何管理作坊等事。

吕娘子便取笑她:“还是心软。”

梁玉正色道:“不是。她虽然有那样的危险,却还没有做出那样的事情来。你看如今的楣州,还有土司吗?没有的。只要朝廷能将楣州治理好,就不会再有土司。美娘的将来,不在她自己,而在朝廷。楣州是治是乱,不在于她。若是朝廷能再派几个能干的官员来,也许我就不用这么担心,也能多一个女儿了。”

吕娘子不笑了:“是啊。”楣州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与治理不力有着极大的关系。

“新来的官员该到了吧?”梁玉忽然问道。从平叛开始,朝廷应该就想到了这方面的安排。

吕娘子肯定地说:“是!按照邸报推算,又是紧急的任命,该到了。”

楣州刺史有王司马暂顶了,主要的官员就缺个司马,此外原本还空着一个县令,至少得派两个官员。朝廷重视之下,将其余的官员位置都补齐了。算算日子也都快到了。

梁玉道:“小先生说,这些人都是一时菁选,想来楣州的格局能够一变了。”

不意天不遂人愿,次日又传来一个不好的消息——预定执掌邻县乌县的官员病死在了赴任的途中。

此时,旧式织机上卸下了织出的第一批十二匹布。

此时,两仪殿里,宋奇一脸严肃地对桓琚道:“臣举宋义为乌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