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山雨欲来(第2/3页)

幼薇恳切地道:“夫人好生心慈。”

温黛微微一笑,并未搭话。

温举凡对庾遥二人道:“我生性疏狂,只想做个逍遥散仙,无意匡扶社稷,不如你们父亲那般有雄心壮志,当年他屡次相邀我襄助大周,我都拒绝了。好在年少情谊深厚,想来他也不会怪罪于我。”

庾遥道:“家父秉承祖志,不得不总是为俗事烦扰,侄儿倒是与温伯伯性情相投,无意出仕,还是浪荡江湖更加自在快活。”

温举凡大悦,大笑道:“不错!不错!便说大唐末期罢,宪宗迎佛骨,穆宗饵金丹,武宗受道箓,宣宗好神仙,从而导致民生凋敝,没有哪个是值得帮的。”

幼薇情不自禁插嘴道:“温伯伯说得不错。不过大周太祖励精图治,如今国内百姓安居乐业,万事欣欣向荣,可比一路走来大汉的境况好多了。”

“小妹,休得无礼!”

庾遥恨不得仰天长啸!虽然昨晚再三叮嘱,幼薇还是如此口不择言,眼看着温举凡的笑容僵硬,脸面已有些挂不住了。

这时,温苍说道:“孩儿也听闻近年大周经历两代帝王的治理,已经初显成效,如今刚登基的新帝更有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父亲久居深山,当惯了闲云野鹤,未能及时知晓也属平常。”

温夫人也帮腔道:“老爷,咱们可真要多与年轻人倾谈,这些话听着多么新奇有趣。”

温举凡尴尬一笑,说道:“夫人说得是,咱们真的是老咯!”

庾遥起身作揖道:“小妹自小被父母宠爱惯了,久在闺阁,从未出门远行,诗书武功无一通晓,实在是井底之蛙不可语于天,夏日之虫不可语于冰,万望温伯伯、伯母莫要怪罪。”说完又向幼薇使眼色道:“还不快向温伯伯赔礼?”

幼薇刚刚站起身子,温举凡便笑道:“江湖儿女不拘小节,更何况,各抒己见罢了,贤侄女又何错之有?贤侄如此紧张,倒显得我不能容人了。”

庾遥于是附和道:“温伯伯说的是,不如侄儿先自罚三杯罢!”说罢自斟了三杯,饮尽了。

温举凡也举杯道:“贤侄客气了。”亦饮尽杯中酒。

幼薇也举杯道:“我酒量不济,便敬温伯伯、伯母一杯罢!”

温夫人微笑着说:“且慢。来,坐到我身边来,让我仔细瞧瞧。”边说边向幼薇招了招手。

幼薇胆怯,余光看向一旁的庾遥,见瘐遥点了点头,方才轻移莲步,走到温夫人身旁。

温夫人伸过手去,拉住她的手,说:“坐。”

幼薇缓缓坐在一旁,由着温夫人仔细端详。

温夫人先是摊开她的手掌细细瞧了,又抬头将她清秀如烟的眉目看了个遍。

“真是个好姑娘!看这细嫩的手掌,的确不曾习武。依我看,姑娘家便该如此文静温良。这小模样也好得很,像是个有福气的孩子。”

温苍与温黛兄妹彼此悄悄对望了一眼。

温夫人向庾遥问道:“贤侄,你们庾家怎么将这般好闺女藏得如此严密?长兄如父,你可知许了人家没有?”

此时温苍眉间紧锁,已是微微沁汗,一只手更是紧紧握住长袍的边缘,暗自用力。

温黛悄悄伸过手去,握住他的手腕。

温苍抬了头,眼中隐隐有泪。

温黛却是粲然一笑。

温苍于是缓缓地松了劲道。

庾遥听温夫人这样一说,心中也是一惊,苦于一时编排不出什么能够自圆其说的婚约来,只得说道:“舍妹年纪尚幼,因此并未许人。”

温夫人笑着点点头,说道:“檀郎玉貌,洛神天姿,真是般配。贤侄女,方才不是要敬酒么?来人,将我从娘家带回的九曲香取来。”

幼薇早已羞红了脸,只顾着低头。

很快,两位青衣侍女托着一个青玉酒壶以及两只小杯走近,壶杯均雕以莲花纹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