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第3/3页)

陆德伦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终战条约》,也很快被身为书迷的黑人导演安东尼·福奎阿(Antoine Fuqua)和环球影业相中。福奎阿的大银幕处女作《震撼教育》一鸣惊人,跃升好莱坞一线新锐导演。他将如何诠释大师遗作,令人期待。

我与陆德伦的相遇

要谈陆德伦作品重新被引进中国,就不能不提他的海外版权经纪人丹尼·巴罗(Danny Baror)。这位犹太裔经纪人是美国版权界的顶尖高手,专精书籍的国际版权销售,尤其是推理、惊悚、奇幻、科幻、历史小说等类型。他舍弃传统文学经纪人在各国找代理的做法,直接与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主要欧洲国家的出版社往来,建立起强大而有效的版权交易管道。

巴罗与陆德伦结缘甚早,因为他在出版界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亨利·摩里逊的经纪公司当跑腿小弟,从收发邮件、处理合约,乃至看稿和财务他都做过。后来巴罗自行创业,专攻国际版权,也理所当然成为摩里逊的海外版权代理人。

陆德伦辞世后,巴罗用两百万美金的高价,从哈珀·柯林斯(Harper Collins)出版社手上买回他所有作品的英国版权,当时所有人都以为他疯了。

事实证明,巴罗的做法一点也没错。他把版权转卖给英国素以犯罪惊悚小说著称的欧瑞出版社,重新包装之后,用更锐利的现代风貌呈现,从二〇〇四年起密集推出,挟着“谍影重重2”电影上映的声势,果然掀起一波新世代的陆德伦热潮。

美国市场方面,巴罗和摩里逊也替陆德伦未来的作品找到了新东家,从原本的St.Martins出版社转到刚改名“中央车站”(Grand Central)的华纳出版集团,由勒斯贝德执笔的《伯恩的背叛》就是新合约的第一本作品。

失忆复得,传奇再现

我想起初识杰森·伯恩的那个夏天:一样的台风来袭,一样是七夕之前,“谍影重重2”刚要上映,我在朋友推荐下买了原声带。本来我对马特·达蒙改行武生兴致缺缺,没想到台风夜电视台正好播出“谍影重重”,我看了惊为天人,过了几天就跟朋友跑去电影院看。

“谍影重重”电影的最后,坠海的伯恩在水中停滞许久之后,突然划动手脚。那个由静到动的过程,不仅呼应了首集电影的开头,也象征这个角色的生生不息。陆德伦作品在中文书市的卷土重来,像极了杰森·伯恩从失忆到找回自我的隐喻。而他日后更多的精彩冒险,现在才要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