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紧锣密鼓开新戏(第4/5页)

是雷大鹏,就在楼道上露着屁股喊,后面窗台上伸出一堆脑袋来看笑话,宋思莹和宁佳却是脸红着啐了口,逃也似地奔上车走了。单勇哭笑不得了,又是那干货折腾雷大鹏,这回可折腾得不清,提不起裤子来了,喊了句去水管上洗洗,回头叫着史老头,两人看样有事要谋。

不对,事情已经谋了很长时间了,谁也没说话,史保全叫着闺女下来,告辞着要回村了,出了厂门,一前一后两辆车直驶史家村。史宝英驾车跟着前面单勇的车,老头却是坐在车里,直等出厂长好远,这才神神秘秘道着:“快露馅了啊,收得太多了,我也有点心虚了。”

“收了多少了?”单勇问。

“快四万斤了。”史保全像是已经拿到什么烫手的货了一样。说着近一个月来的收货,全是驴车三轮车从乡镇入手,把潞北的产地两县十七个乡镇都跑遍了,村里乡里的存货着实不少,撑得他都快吃不消了。

“五鲜一干,一斤干的相当于消化五斤鲜的,相当于咱们手里的量二十万斤,每年潞州的产量在一百万斤上下,从鲜椒开始消化,到每年七八月份新货下树之前,基本就接近尾声了,这个青黄不接的时候,应该狙击调料消耗大户的最佳的时机。”单勇若有所思地道着。

是什么,就是款姐笑话单勇脑袋被驴踢了的事,收花椒,外行不知道,内行玩门道,潞州的大红椒、长茴香名闻瑕迩,是驴肉烹调必不可少的一味调料,独特的风味也正在于此,单勇借钱的时候把底露出来了,史保全一思忖,还真就干上了。

不过这会可是骑虎难下了,思忖了好一会儿还是不放心道着:“这咋个就没动静呢?按理说,价格该上来了。一斤收得小三十块,市价卖三十多接近四十块,这可进去有小二百万了。”

“再来个狠的……把市里三个土特产批发城经营户手里货也给收走。今天就办,要这一枪打不响,后面的就都成哑炮了。”单勇又教唆道。

“啊?还收?”史保全有点为难了。

“不收也行,现在谁的手里存货也不多了,支持不过一个月,只要想用精料做好的,他就缺不了这一味,能赶上潞州大红椒质量的,只有四川的汉源花椒,那价格也在一斤四十左右,别说做驴肉的,就川味的饭店也非用到这一味,马上就缺货,你要想等等也行,不过赶不上五一了。”单勇道,对这一块当年当学生的时候就有一个奇思妙想,要是把美食中必不可缺的一味料抽走,那接下来,就是物以稀为贵喽。

“成!妈地上了贼船了……我可给你打个预防针啊,要是砸我手里,我非熬花椒水把你烩一锅。”史保全咬牙切齿道。

“干逑吧,烩不烩都在一锅里了,干货调味店就靠这一炮成名了。”单勇笑道。

大计已定,剩下的就剩筹钱了,好在大户事好办,史保全通知着车后的闺女,闺女估计又通知着村里,等回到村里,登时让单勇大眼看小眼了,邻家邻户,早把凑来的钱送来一桌子成扎的钞票,史保全招呼单勇搬着钞票边搬边笑道:“咱村的这钱呀,都埋在坑头瓦罐里呢,他们宁信村长,不信银行啊……进城再去储蓄所取点,就这么多了。”

这一天却是忙乎近一个月的收尾工程了,一下午,总有不同面孔的人,分赴全市各干货调料批发部,成袋地买走了平时按斤按两出货的大红椒,喜滋滋的店主们直骂天天有脑袋进水的,好像今天特别多似的。

这些脑袋进水的人最终又把两千多斤的备货全部汇总到紫金东路一个未开门未挂门脸的店铺,店铺里,史宝英在清查过秤,一笔一笔记着,店里的货架、柜台、存货经常一个多月的悉心准备,已经井井有条了,主打产品的是潞州的各类小杂粮、副产品是各类副食调料、此类经营主要是针对饭店、食堂等等一些大户的批发生意,地址选得偏了点,不过好在地方大,两层楼400多平米。已经堆满了从乡下收回来的和朝阳镇自产的各类杂粮干货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