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榜样的力量(第2/3页)

“你还等什么,赶快成为TenCoin Entertainment加盟商!请致电XXXX邮购,仅需支付10%定金,其余货到付款。还提供设备融资租赁服务,不赚不要钱!回本才付尾款!详询……”

看着自己萧条的游戏厅,施拉普纳先生忍不住拿起了电话机。

对面立刻传来一个甜美的女声,看样子接线员素质颇为不错:“您好,这里是TenCoin Entertainment加盟商总机。请问您是要办理加盟业务吗?请留下您的名字和所在城市、来电号码。”

施拉普纳还是第一次打这种电话,有些紧张:“我只是随便问问,我还没决定买呢!”

“但您应该是游戏厅经营者吧?”

“这倒是的。”

“那就对了,请尽快留下必要信息,我马上为您转到第217号业务客服,以免占用总机过多时间。”

“你们这个热线有很多人打吗?”施拉普纳肃然起敬。

对方不卑不亢要了他的基本信息,前后只花了15秒钟速记,然后就把他转走了。

“好像这家公司生意很好,有那么多人打电话。”施拉普纳在内心暗暗脑补,被强行转到分机的不快也马上消散了。

这就是运营商客户和消费者客户的最大不同。

消费者打进热线,如果供应商敢推三阻四乱转,肯定会极为不爽的。这也是导致1980年代早期、电视购物体验不好的重要原因——如今哪怕是在美国,全自动程控交换机的技术也还没普及,成本非常高昂,商用化进程缓慢。

所以,打进热线号码后转接,必须是人工台的,消费者一下子就不耐烦了。

如今的电视购物先驱者、迈阿密的HSN虽然已经开始尝试,但终究没有活到后世,就是因为很多体验流畅性的节点没打通,最后惨死。电视购物那么大的传媒成本投下去,却只能同时接待少数几个客户,如果客单价不够超高净值,根本弥合不了宣传成本。

可电视购物的节目中、旁白音宣读的热线电话号码又不可能太多,最多只能两三个,所以转接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美国真正把电视购物做大做强、并且活到最后的巨头,如QVC等,都是1986年才开始崛起的,原因就是自动交换机和分机转接已经成熟了(大约84、85年开始普及)。

而中国人真正引入自动程控交换要88年,靠的是华为实现的国产化。

但是,顾骜要面对的客户,与HSN却截然不同。

潜在消费者没有耐心,潜在加盟商却很有耐心。

因为前者是花钱的,后者是赚钱的。花钱的时候体验一定要流畅,一个不爽就不花了。赚钱的时候只要让他看到希望,再费事儿也是愿意忍耐的。

而且,顾骜要拉拢的加盟客户,摆在“电视购物”这个领域横向对比,都算是“超高净值客户”了——单个电话打进来,只要接线员一通忽悠后,敲定了意向,采购个十几二十台(五款游戏、新旧版打包卖),一下子就是一两万美金的销售额。

跟HSN那些一个电话打进来,最多只买几百美元货的客户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只要有几十号接线员,足够撑起整个美国市场。

当然,这些细节上的营销设定,顾骜并没有过问。

是靠史玉朱自己想出来的,顾骜只是最后过目了一遍,然后批示可行。

哦,另外还有一点细节——其实史玉朱是故意骗人,从201号客服开始排起的,目的就是显得天鲲娱乐的机器很热卖,咨询的人太多,所以接线员不够用,好让美国街机厅老板们产生手快有手慢无的错觉。

其实001到199号客服根本不存在。

……

佛罗里达州,沦陷。得克萨斯州,沦陷,路易斯安纳州,沦陷……

一个个保守、深南,跟北方流行元素尿不到一壶里的市场,渐渐被天鲲娱乐打开,实现了零的突破。订货周期再次往后排,又进入了供不应求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