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第3/4页)

花大:“什么?”

李无忌道:“我们还有六皇子、或者说衡王。”

花大:“衡王刚刚离京,你不是还说要保他?在这个风尖浪口——”

李无忌打断了花大,他似乎也厌倦了弯着说话的风格,所以他直接对自己好友道:“溪云,你想不想换个皇帝?”

花大:“!?”

李无忌老实道:“我想换一个了。”

于是李无忌借着当初帮金风细雨楼弄到的与前线联络的线,联络了边疆早已不满的军户。李无忌一篇檄文写的慷慨激昂,直言蔡京误国,需要诸位清君侧。一直在被当朝打压、活的苦不堪言的军户哪里见过这种攻心阵势。黄山的李家也不知道李无忌到底想搞什么,总之因他是家主,顺手帮着帮着就替他把檄文送到了每一户人家的手上。因为军户里有不识字的,黄山李家中李无忌的心腹,还能非常贴心的给你讲了。

边军将领这些年通过金风细雨楼间接不知受了李无忌多少庇护,加上他们对李无忌也有种莫名的信任,边军将领看见了檄文也就当做没看见,甚至答应了李无忌派去的人,若有军户跑了,他们可以当做没看见。

其中自然还有许多复杂的操作和说服,总归,李无忌在决定谋反的第一个月,得到边军的零散的军户力量。这些军户化整为零,最后又在金风细雨楼和黄山李家的帮助下,在一年内陆陆续续入了京(李无忌:在此我又要感谢武侠世界里的漏洞百出的户籍制度)。

但这些军户不过只是用来做诱饵的。

李无忌真正力量在六皇子。他派人送信给这位皇子,这位皇子看完后大呼三声,随后便快马加鞭赶去了太平王之处——按照李无忌的办法,六皇子在兵变前一月,得到了太平王的兵力。

最后就是最简单,也是最难的一步——激怒蔡相,让他以为大李要孤注一掷,从而先下手为强。蔡相未必会杀老皇帝,但在京城里头一但举兵说头就有很多哦。李无忌想得是换个皇帝,不是“谋反”,所以锅得有人背才行。

在这一步里,他又看像了先前他觉得不利的那把刀“断魂谷”,替它寻到了最后的用处。

但能清除断魂谷,并且与他一心,甚至能打破蔡相所有的后手,确保能把蔡相逼到跳脚的人,李无忌数来数去,算来算去,最后也只找到一个风秋。

他是个为达目的百无禁忌的人,既然风秋合适,那便拉她入局。

于是李无忌拉起了金风细雨楼和神侯府这条线,布下了一切的引线,借由神侯府,让风秋踏进这场争斗之中。可真当他拉下了引线,瞧见风秋当真日夜兼程赶回京中,他心里又生出了一股莫名的情绪。风秋来的越快,那股莫名的情绪便越强。

他顺口问了花大,花大对于他拉风秋入局的行为仍在不满中,也很不客气道:“总不是后悔,李侍郎不总说‘落子便该无悔’么?”

李无忌哑然。他第一次没有笑着反驳花大的话,反而仔仔细细地想了想,和花大说:“我好想真的后悔了。”

就像花大说的那样,李无忌这人瞧着温和可亲,实则是个奉行落子无悔的冷酷派。也只有他这样表面温顺实则张狂的家伙,才能随口说出“换个皇帝”这样的话。他上辈子到死都不知道什么是后悔,临到了这辈子,站在比上辈子容易许多的位置上,倒头一次生出悔意了。

这实在是新奇,也实在是难过。

李无忌忍不下去,所以他又去翻自己的棋盘。他利用了西叶决斗的事,开始尝试与先前布局的自己对局,试图拦下风秋入局。

这也是为什么西叶决斗的事情,他能知道的比白楼还早。因为这事本就是他后悔了,想要悔棋而走出的一步。

只可惜风秋真是“他”一早了解的风秋,就算是有了西叶决斗的事情,引线既已铺好,她就会选择加入神侯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