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第2/4页)

原书里他是这样解释的,他太成功了,地位太高了,所以他的儿子一出生就注定会活在一个人人奉承的捧杀环境里。他不好改变这样的大环境,只好让自己的儿子远离这样的环境,同时为了保护他,所以要找个他的替身来受这一切。

这话乍一听挺有道理的,毕竟故事里的假儿子最后也是死于西方魔教的内斗。但这内斗本来就是玉罗刹自己搞出来的,他故意假死,以自己无用的假儿子做诱饵,让自己的手下失控内斗,从而筛选出真正忠于他的人和怀有二心的人,将西方魔教从里到外清洗了一遍。

从这一点来看,就能看出玉罗刹这人的心思诡谲。他怕是二十多年前就在策划这个计划,因为舍不得牺牲自己的亲生儿子,才悄无声息的换了一个。美名其曰是要让亲生的儿子在远离自己的地方成才,实则谁能说不是为了他自己的权欲呢?

风秋掠去了玉罗刹的计划,只将真假少教主的事情和陆小凤说了。

陆小凤听完也显然是一副三观受到洗礼的模样,好半晌才找回声音说:“……我倒是的确没听西门提起过他的父母。”

风秋叹息道:“所以我怀疑魔教内部出了问题,毕竟按照玉罗刹的计划,‘少教主’这颗棋子合该是玉天宝,无论他要做什么,都和西门吹雪毫无干系。如今他将西门吹雪拉了过去——”

陆小凤虽觉得“西门吹雪和玉罗刹是父子”这个猜测太过匪夷所思,但也顺着风秋话里的意思推了下去。

他道:“你是说——”

风秋颔首:“玉罗刹真的出了问题,他要继承人。”

陆小凤迟疑:“可是,按照你的说法,玉罗刹的武功已臻化境,他能出什么事情呢?”

风秋道:“这要问西门吹雪,他为什么去回鹘,就是玉罗刹为什么要他来了。”

陆小凤:……所以还是怪我在最早的时候没问清楚对吗?

风秋是手持宋的文书来访的敦煌,自是得到了敦煌方最热忱的招待。

在风秋表明了想要替鸿雁寻找家人的意识后,敦煌城也一口应下。唯一遗憾的,是敦煌并沙洲都无鸿雁的记录,按照他们的记载,近十年来,沙洲回鹘虽有征战但大多都是些小打小闹,并无城破人亡的情况。鸿雁看着便不像是平民百姓家的孩子,而沙洲回鹘的贵族中,却也无一家有丢失的情况。

鸿雁自然听懂了沙洲方的解释。她的眼中难以抑制的浮出了失望,风秋见状,复又问:“那除了沙洲,还有哪方部落与敦煌环境相似,且近十年来出过大祸呢?”

那回鹘贵族仔细回想了会儿,方对风秋道:“那得是龟兹了。龟兹约在十几年前濒临国灭,当时的龟兹王子携旧部一路逃亡沙漠,他们这些年来一直受到背叛了佛的黑汗王朝迫害,逃亡后又因回鹘与吐蕃旧怨发生过不少战役。”

“若说大祸,回鹘诸部中,便是龟兹最受磨难。吾王也曾派兵援助过,如今龟兹残部归于沙漠绿洲,正在四处寻找沙漠之秘,以期复国。”

风秋闻言好奇:“沙漠之秘?”

“也就是‘引路飞天’。”那贵族解释,“我们回鹘诸部中一直有个传说。我们的先祖,昔日回鹘汗国最后的一任可汗,怀建可汗曾在佛陀的帮助下,将汗国所有的财富都藏进了一颗宝石里。只要得到那颗宝石,就能得到昔年汗国的全部财富。只是凡人是无法从那颗宝石上瞧出端倪的,只有‘引路飞天’才能通过那颗宝石寻到埋藏于沙漠之下,昔年回鹘汗国留下的财宝。”

“龟兹宣布他们已经得到了这颗宝石,如今正满世界的寻找‘引路飞天’,说是若有人能寻到‘引路飞天’,愿将宝石中的财富与之共享。”

陆小凤闻言颇为好奇:“昔年回鹘汗国可是曾帮助唐平定安史之乱的盛世,它留下的财富必然不是一笔小数目。龟兹既然宣布得到了宝石,贵可汗不曾想过与龟兹一同寻找‘引路飞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