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韬光养晦(第4/4页)

“皇上召我入宫,当着众人语重心长地说道:汉家庶事草创,加四夷侵陵中国,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为此者不得不劳民。若后世又如朕所为,是袭亡秦之迹也。太子敦重好静,必能安天下,不使朕忧。欲求守文之主,安有贤于太子者乎!闻皇后与太子有不自安意,岂有之邪?可以意晓之。”

“这番话也算出自肺腑了。”平阳公主点头道,“子夫其实不必担这个心。”

“下午我将这话转给了皇后,皇后涕泪交零,脱去一切簪珥,赤足步行到未央宫,跪谢皇上,我看了那情景,心中很不是滋味。”卫青的眼睛里也微微有些潮湿,“我们一家人活得这样战战兢兢,还有什么喜乐可言?姐姐卫子夫,不管她曾经是个怎样热心权位的女人,她毕竟照顾过我那么多年,而且,我得以伸展胸中抱负,与她有重要因缘……”

平阳公主向后面伸出手,重重地握住卫青温暖粗糙的手,她安慰地说道:“皇宫,永远是个充满危机的地方,你不必为她担心,就像我当年,从来不真正为我的母亲王皇后担心。因为她有足够的女人的智慧,可以应对这一切。子夫脱簪跪谢,那就是她的智慧和魄力。”

“我真的想离开这一切,像那年冬天一样,和你在山中独处,外面是呼啸着的北风,弥漫的大雪,和寂静到极点的山谷。”卫青慢慢放开了她的手。

“但我们不再有那样宁静的心情。”平阳公主微笑着,抬头去看悬挂在卧室正墙的那幅丝帛《北风》,那一字一句是卫青亲手写的,是她在冬日的下午,怀着安宁细密的心思,一针一针绣将起来的,“即使远在山中,身在江湖,你仍然会挂念着庙堂之事,会挂念你的儿子们,会挂念皇后和太子据……”

卫青无力地垂下了头:“你说得对。二十年的长安宦涯,已经令我的心变得复杂、烦躁、沧桑、圆滑、世故而灰暗。我不再能离开长安城,这个污秽而繁华的长安城。”

窗外的菊圃里,将近两亩地的黄灿灿的菊花,在秋阳里盛开着,如黄金铺地,如霞色满天,如重锦平展。

遥远处,一个惊恐的声音在高声叫道:“大将军在哪里?大将军在哪里?霍将军忽然迸发恶疾,命在垂危!”

“去病!”卫青霍然醒来,猛地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