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沧浪濯缨(第6/14页)

张建侯其实很不愿意那凶手就擒,然而刚才听到包拯晓以利害,便不得不应承下来,道:“只要能捉住凶手,你当真命人打我几下也没问题,反正我皮糙肉厚,受得起。”

慕容英道:“若要凶手信以为真,光绑起张公子还不行,将军还应该带人去搜查张公子的住处,也就是包府,如此才能煞有其事。”

张建侯忙道:“这可不行。我祖姑父、祖姑姑年纪大了,哪受得起这个惊吓?况且包府上下正筹备姑父和董家娘子的婚事,这样派人大大闹上一场,成何体统?”

沈周道:“建侯被捕的消息迟早要传入包丈和伯母耳中,他们肯定会因此而担心。不如先告诉他们真相,一起配合杨将军来演一场戏。”

包拯虽觉得无端将父母卷入其中不甚妥当,但当此境遇,没有别的选择,遂无异议。

哪知道包拯回家到内堂跟父母一说,包母并不同意,道:“你成亲在即,还要为这些不干己事的案子操心倒也罢了,若是传扬开去,亲家那边知道建侯惹了官司了会怎么想?还会不会将独生爱女嫁给你?”

包拯道:“如果董丈因为建侯卷入官司就不肯嫁女的话,那么这桩亲事不成也罢。”

包母闻言更是生气,斥道:“那个西夏太子妃是害死小游的主谋之一,有人杀了她,是伸张正义,你不好好感谢人家为小游报了仇,反而要设圈套诱捕恩公,可能会连自己的亲事都要赔上,这是什么道理?”

包拯从未见过母亲发这么大火,便跪了下来,道:“孩儿多有不是,然而这件事已然至此,建侯被扣在军营的消息已经放出,杨将军的人马很快就要来到,请娘亲权且通融一下。”

包令仪忙劝妻子道:“算啦,拯儿也是为了大局着想。那西夏太子妃死在南京,西夏能善罢甘休么?朝廷正担心西羌与西夏联合,能不为此担心么?必然会大张旗鼓地追查凶手,甚至会不惜牺牲无辜百姓来取悦西夏。拯儿能放下私怨,为天下苍生考虑,未雨绸缪,实在是可喜可贺之事啊。日后亲家公知道,只会赞赏他识大体,绝不会怪他的。”一边劝着,一边扶着妻子进去内室。片刻后出来,亲手扶起儿子,道:“你母亲只是一时心急你的婚事,其实她心中始终认为你是个好孩子。快些去办你的事吧。”

包拯道:“是。办完这件事,孩儿自会向母亲请罪。”

出来外堂,正跟沈周谈及细节之事,便有仆人惊慌地奔进来嚷道:“公子,不好了,杨将军带着许多人马包围了这里。”

张建侯被捕刑讯及包拯、沈周也被兵马监押杨文广带走讯问的消息不到天黑前就传遍了全城,许多市民自发赶来包府慰问,有敬佩张建侯出手锄恶的,有仰慕包拯为人的。包府却始终紧闭大门,连闻讯赶来的亲家董浩都吃了闭门羹。于是人们纷纷安慰董浩道:“董公寻了个好女婿。包公子人称‘小青天’,一定不会有事的。”

也有人大骂杨文广,说他枉为名将之后,居然为了一个西夏太子妃反倒对付起忠良来了。总之,人声鼎沸,喧攘堪比市集。直到夜深,人群才逐渐散去。

张建侯被反吊在兵马监押署的一处空房中,挨了不少鞭子,衣衫都被抽烂。到半夜时,两名负责看守的兵士也是昏昏欲睡,各自伏在案桌上打盹儿。

忽有一名武官走进来,喝道:“你们好大胆子,居然偷懒,让犯人逃走了。”两名兵士一惊,不及起身,忙转头去看张建侯,却先后颈着了重重一记敲打,重新伏在桌上,这次却是晕了过去。

那武官走到张建侯面前,轻轻叫道:“张公子!张公子!”

张建侯在兵士被打晕时便即惊醒,强忍着不作声,听到那武官声音十分熟悉,再借着火光一看,不由吃了一惊,道:“楚县尉?怎么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