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册 第二章 梨花忘典(第4/6页)

母亲为我仔细整理了衣衫,不禁赞道:“长公主的眼光果然不错,这身衣衫确是气派。”

我抬起一只脚,不停地踢着裙角的紫晶:“女儿更喜欢隐翠。”

母亲忙按住我不安分的小腿:“隐翠到底素简了些。你是长公主府出去的,穿得太寒酸,实在不像话。听说前些日子殿下还给了你两个丫头,你怎么不要?”

我挽上披帛,对镜往发髻上簪了一枚青金石花钗:“我知道,与我一道进宫的小姐都有丫头服侍,所以长公主特意调两个丫头来服侍我。但我不能要。”说着自镜中定定看着母亲,“一来我自己也不过是个丫头,二来,万一选不上,我还得回来,到时候这两个丫头我自是没脸留着。何况气派不气派,和有没有丫头服侍,并不相干。”

母亲点头赞道:“难为你想得周到。”说罢为我系上一只月蟾纹碧玉佩,轻轻道,“但愿我的玉机蟾宫折桂,一鸣惊人。”

妆饰完毕,于是去上房拜别父亲。父亲打量我一身装束,连连点头:“我儿定能中选。只此一件,虽然你回复卞姓,但日后在宫中,你还是要说自己姓朱,知道么?”

我盈盈拜下:“女儿谨记。女儿若能入选,定不忘父亲素日的教导。察言观色,谦恭勤谨,以保全自身为要。若余一丝能为,定以光耀朱氏门楣为己任。奉养双亲,照顾幼弟。还请父亲母亲放心。”

父亲扶起我:“你若中选,便从此留在宫中了。虽说宫中的嫔妃皇子少,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对人应恭敬有礼,广结善缘,不可自傲轻慢,与人争执。我和你母亲虽望你高升,但更望你平安。”

我心中不舍,流下泪来。

玉枢在庭院中为我送行。她用石绿色丝线在隐翠上绣了几片竹叶,做了一个香囊。香氛澹澹,不绝如缕,内中盛的正是我们一起晾晒的梨花。

玉枢哽咽道:“虽然不能穿隐翠进宫,但戴着这个香囊,总胜过什么也没有。这竹报平安的花样,是我的一片心意。”说着,亲手将香囊系在我的腰间。我甚是感动,日前的些许不快早已烟消云散。

朱云一味躲在房里哭泣,不肯出来。我只得在窗外嘱咐他孝顺父母,好好读书。父亲和母亲不免又多说了几句,直到前面来人催促。我只得擦干眼泪,拜别双亲,跟着来人去见长公主。

踏出自家的院门,哪怕还在长公主府中,心情立时变得不同。从此以后,一切都要靠自己了。我悄悄解下玉枢所赠的隐翠香囊,藏在袖中。

来到上房,长公主仔细打量了我的衣衫妆饰,只说我没有像样的头面,又赏了我一对紫玉钗。她亲自为我戴好,一面殷切道:“你自小在府中长大,孤将你和柔桑一样看待。如今你要进宫去了,孤有几句要紧话要叮嘱你。”

我连忙退后一步,郑重拜下:“奴婢恭听长公主殿下教诲。”

长公主端坐垂眸,语气意味深长:“出身的事情你不要放在心上。英雄不问出处,在宫中只要做好本分,自然有圣上和娘娘赏识你。切记,千万不要做出画蛇添足的事情来。”

我心中一凛,恭声答道:“是。”

长公主又道:“服侍天家子孙不同于服侍妃嫔。你身为女官,既是仆,又是师。不但要照料陪伴,更要教诲引导。你知道么?”

我忙道:“宫中的姑姑都向奴婢说了,奴婢明白。”

长公主忽然俯下身来,一缕幽香萦绕不绝。不知怎的,我忽然出了一身冷汗。只听她沉声道:“你日后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说不定权倾天下,又说不好成了阶下之囚,一文不名。”

听到“阶下之囚”四个字,心头猛地一跳,不禁一怔,“什么?”

长公主又坐直了身子,香气倏忽淡去,重压亦烟消云散。“一切都靠你自己,也要看你的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