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册 第四十四章 孰与伐之(第14/19页)

[116]《周易·大过卦》:“上六:过涉灭顶,凶,无咎。”

[117]《三国志·魏书·董二袁刘传第六》:“裴松之注:朝廷仍下明诏,欲令和解,诏命不行,恩泽日损,而复欲辅乘舆于黄白城,此诚老夫所不解也。于易,一过为过,再为涉,三而弗改,灭其顶,凶。不如早共和解,引兵还屯,上安万乘,下全生民,岂不幸甚!”

[118]《后汉书·宗室四王三侯列传第四·刘縯传》:“今王莽未灭,而宗室相攻,是疑天下而自损权,非所以破莽也。且首兵唱号,鲜有能遂,陈胜、项籍,即其事也。”

[119]稺,同“稚”。

[120]《后汉书·周黄徐姜申屠列传第四十三·徐稺传》:“及(郭)林宗有母忧,(徐)稺往吊之,置生刍一束于庐前而去。众怪,不知其故。林宗曰:‘此必南州高士徐孺子也。《诗》不云乎?“生刍一束,其人如玉。”吾无德以堪之。’”

[121]《诗经·大雅·文王》:“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122]温庭筠《过新丰》:“一剑乘时帝业成,沛中乡里到咸京。寰区已作皇居贵,风月犹含白社情。泗水旧亭春草遍,千门遗瓦古苔生。至今留得离家恨,鸡犬相闻落照明。”

[123]《后汉书·后纪第十·明德马皇后》:“时后前母姊女贾氏亦以选入,生肃宗。帝以后无子,命令养之。谓曰:‘人未必当自生子,但患爱养不至耳。’后于是尽心抚育,劳悴过于所生。肃宗亦孝性淳笃,恩性天至,母子慈爱,始终无纤介之间。”

[124]《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至十一年》:“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适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母贵则子何以贵?子以母贵,母以子贵。”

[125]《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第一》:“时公粮少,与荀彧书,议欲还许。彧以为:‘绍悉众聚官渡,欲与公决胜败。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是天下之大机也。且绍,布衣之雄耳,能聚人而不能用。夫以公之神武明哲而辅以大顺,何向而不济!’公从之。”

[126]《春秋公羊传·襄公》:“阖庐曰:‘先君之所以不与子国而与弟者,凡为季子故也。将从先君之命与,则国宜之季子者也;如不从先君之命与,则我宜立者也,僚恶得为君乎?’于是使专诸刺僚,而致国乎季子。季子不受曰:‘尔弑吾君,吾受尔国,是吾与尔为篡也。尔杀吾兄,吾又杀尔,是父子兄弟相杀终身无已也。’去之延陵,终身不入吴国。”

[127]《史记·楚世家》:“夏,伐宋,宋告急于晋,晋救宋,成王罢归。将军子玉请战,成王曰:‘重耳亡居外久,卒得反国,天之所开,不可当。’子玉固请,乃与之少师而去。晋果败子玉于城濮。成王怒,诛子玉。”

[128]《论语·公冶长第五》:“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129]《后汉书·杨震列传第四十四》:“《诗》云:‘敬天之威,不敢驱驰。’王者至尊,出入有常,警跸而行,静室而止,自非郊庙之事,则銮旗不驾。”

[130]元稹《有鸟》:“有鸟有鸟群纸鸢,因风假势童子牵。去地渐高人眼乱,世人为尔羽毛全。风吹绳断童子走,余势尚存犹在天。愁尔一朝还到地,落在深泥谁复怜。”

[131]《三国志·魏书·董二袁刘传第六》:“裴松之注:华峤曰:夫士以正立,以谋济,以义成,若王允之推董卓而分其权,伺其间而弊其罪,当此之时,天下之难解矣。”

[132]《史记·留侯世家》:“(戚夫人)歌曰:‘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缯缴,尚安所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