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叛逆之子(第8/11页)

凭妹妹夫妻俩的实力,究竟能否让孩子在这里上下去还是个疑问。新见竟忘掉了自己来这儿的目的,一下子为妹妹担起心来。

他来到接待室,遇到一位“教务主任”职衔的男人,他先是对新见拿出来的布狗熊,投以怀疑的目光,但随即断定这是圣费利斯幼儿园发给入园儿童的纪念品。

“这‘熊’,有什么问题吗?”

教务主任越发疑惑不解。

“是这样的,这只‘熊’的主人被车撞了,凶手开车逃了。”

“撞人后逃跑了?”

“说得确切点,肇事者撞人后,好像把被害人用车运到什么地方藏起来了。”

新见说的时候把受害人换成了凶手。说事故发生后自己偶然从现场附近经过捡到了这只“熊”。因没有其它具体证据,警察也不肯出动。这“熊”所沾的血迹肯定是被害人的。

他还说自己虽是个过路的人,但是想哪怕能把这“熊”还给受害人家属也好,所以才来打听其身世。他说得像真的似的。

教务主任似乎相信了新见所说的话。

“这是发给昭和33年度(1958年)入园儿童的纪念品。”

“你怎么知道的呢?”

“我们这儿全部实行三年保育制,每年给新入园的儿童发一种布制动物玩具,有熊、松鼠、兔子、猴子、狗五种,五年轮一遍,熊正好轮到有‘3’和‘8’字的年度。昭和33年那组熊的鼻子是黑色的。38年那组的鼻子是白色的。”

“怎么知道是昭和30年代的呢?”

“你看这熊的喉部有三撮白毛,这就表示昭和30年代。我们对每种动物都动了脑筋,在爪子、牙齿、耳朵等处作了记号,以区别年度。”

“哦,原来是这样。那能让我看一下昭和33年入园儿童的名单呢?”

“嗯,那……”

“这个布狗熊可能是那个可怜的被害人的遗物,我想把它还给其亲属。如果其亲属已提出搜索请求,加上狗熊的出现,或许能请动警察。”

“如果这样的话,那好吧。”

教务主任犹豫不决,听新见这么一说也觉得有道理。新见把布狗熊的主人说成被害人的战术起作用了,如果听到这是凶手的遗留物,对方肯定会说圣费利斯幼儿园的毕业生中不会有如此凶残的人,从而闭门谢客,也就不可能看到名单。

昭和33年度入园的儿童有43名,现在的年龄都在19至20岁。

圣费利斯幼儿园不愧为负有盛名的幼儿园,其毕业生从名单来看全都是上层社会人家的子女,父母的职业绝大多数是实业家、医生、律师、作家、一流的艺术家等等。

43名中,女生占26名,共有31人免试进入圣费利斯大学。

首先这43人都是嫌疑人,但也可以设想43人中的某人将熊送给了谁。不过据说圣费利斯的毕业生,多都将这吉祥物当作一生的护身符留在身边,所以从这点看凶手很可能就在这些布狗熊的主人之中。

不管怎么说,在茫茫的人海之中能把目标缩小到43人,这已经属飞跃性的进展。新见觉得这是受到文枝灵魂的指引。

“但,再往下就难办了,因为不可能挨个儿直接问人家布狗熊还在不在。”

新见对小山田这样说。就算碰到真正的凶手,如果他对你装蒜,也一点办法没有,对没有搜查权的他俩来说,人家并没回答义务。

“那怎么办才好呢?”

眼下小山田可依赖的人只有新见。尽管将目标缩小到43人,但如果没法搞清到底是谁干的,那岂不是和没找到这43个人是一码事。

“先暗中调查一下这43个人的车子,如果谁的车与人接触发生了事故,车子肯定会有损伤。”

“要委托警察吗?”

“当然,关于布狗熊主人的情况,我们要把所知道的告诉警察。不过现场没发现任何可认为是撞人车祸的证据,能有多大把握让警察出动还是个大问题,看来还是缺少能把布狗熊和车子必然联系起来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