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自我价值(第2/4页)

“绘画是你的事业,现在你该考虑你的职业。”少女娇柔的声音又说:“你有没有想过,最舍得在古皮尔公司花钱的都是什么客人?”

“有钱人,但不是太有钱,也不是至少传了3代的贵族。”

“对。他们手里有钱,但艺术修养不怎么样,亟需一些艺术品来点缀他们的家居。我听说,莫奈和德加的画卖的不好,也几乎卖不了高价,是因为现在法国的室内装饰风格跟他们的画风不配套。”

“对。他们的风格客人们不是很喜欢。克罗斯瓦庄园的内部装饰风格比较简单,还算适合。”

这就是室内装饰的风格问题了。巴洛克和洛可可风盛行的年代,房间内壁装潢得富丽堂皇,除了人物肖像画和宗教画像,其他风景画、花卉静物等都很难上墙,是因为人物肖像画相对简单纯净,以人物为绝对主体,这样放置在金碧辉煌的墙壁上很醒目而和谐;但如果鲜亮的花卉摆放在繁丽的墙壁上,会给人过于凌乱的感觉,无法突出画作。

就像后世为什么有钱人都喜欢买画,是因为21世纪室内室外的装潢风格普遍都是科技冷灰色调,性冷淡风,几乎什么风格的画作都很适合上墙;再加上半个多世纪没有世界性的大战,经济繁荣稳定,艺术品市场随即也繁荣起来。

普法战争当然也影响到了古皮尔公司的销售额,但很快就恢复了市场,今年从春天开始,生意持续火爆。

维塔丽想了一下要怎么说,组织了一下语言。“古皮尔公司有没有高级业务经理?就是专做大客户的那种。”

“有的,那天你在德加先生画室见到的泰松先生就是。”

“他的年薪多少?”

“我没法知道具体数字,但年薪加上佣金应该不低于6000法郎。”

6000法郎在巴黎也就能维持一家四口过的很不错了。文森特要是能坐上高级业务经理的位置,至少也要10年时间,按资排辈在哪儿都是一样的。6000法郎可能有点难,但要是1500法郎应该不是很难。

“巴黎是艺术之城,为什么你没到巴黎,却去了伦敦?”

“我也不是太清楚。其实我更想留在海牙,我之前在海牙工作了4年。”

那就是16岁就开始打工了。想想他居然也跟阿瑟一样,16岁就没再上学,要不是她使劲给哥哥洗脑上大学的好处,阿瑟估计也就是找个工作,赚着菲薄的一点薪水的层次。唉!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说的一点都没错。

“我没那么快开始买画,你可以先回伦敦,用这段时间考虑一下,是继续在古皮尔公司拿90英镑的薪水,还是努力赚更多的钱。我要你做的事情不是在什么展览厅或是什么公司里就能办到的,你要根据庄园的内部装饰帮我挑选合适的画家、合适的画作,然后去谈价格。其实只要肯花时间,这事我自己能做,但问题在于我没有时间一个一个的去找。你要做的工作不需要你自己有多少流动资金,其实就是一个中间商的作用,你从卖家找到合适的作品,然后告诉我要多少钱,我付了钱,你把作品带给我,我不需要跟卖家见面。将来,你也不要让你的其他买家直接跟卖家见面。”

她说的简单直白,文森特很快就理解了。这对他来说真的是非常合适的工作,他实际上不用每天早出晚归,早期艰难一点,名声传出去之后,他甚至可以挑选买家。

bsp; *

文森特在克罗斯瓦庄园住了三夜两天,第四天上午,带着挑选出来的画作,返回巴黎。几天后,离开伦敦,坐火车到勒阿弗尔,乘船前往英国。

巴黎到勒阿弗尔的火车线不从鲁昂走,他没能向维塔丽告别,只能给她写了一封告别信。

冬天了,花店里有卖温室的,很贵,他本想买一束粉色送给她,但无法保证运到克罗斯瓦庄园还能保证完好。于是他用彩色铅笔在素描纸上画了一束粉色,放在信封里,一同寄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