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营养饮食与健康(第6/9页)

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出现消瘦。有的人从很胖或者体重正常短时间内突然变成消瘦,特别是一些年轻女性,这就出现了现在报纸上提到神经性厌食症的预防和一些国家出现因减肥瘦身而死于厌食症的报道。一些人对体重过分敏感,短时间内不吃东西,发展到对食物抵触、厌倦导致病态心理,这就是厌食症。得了厌食症,有相当一部分人能够恢复,也有一部分一直持续不好。很多年轻女孩患了厌食症,症状不是变瘦,而是月经不规律或者突然停经,到妇产科看病才发现是厌食造成的。厌食症的死亡率达到百分之十几到二十,远远超过了“非典”。这样的疾病反复性很强,如果控制不好会在年轻人群中扩展。

我们的能量基础是主食、蔬菜和水果,很多城市居民开始将油脂和肉类作为能量主体,这会造成不知不觉中摄入大量油脂。在所有导致肥胖的因素里,膳食里的脂肪扮演了重要角色。

我们为什么提倡大家吃瘦肉?纯肥肉脂肪所占比例是90%,几乎全是脂肪;肥瘦混合后脂肪下降到30%;纯瘦肉的脂肪会下降到7%~8%。不是不能吃肥肉,但吃太多的肥肉会造成脂肪肝。各种鱼脂肪量很低,有些鱼是含高胆固醇的,比如鱿鱼、鱼籽、蟹黄、虾头等。涮羊肉、火腿是脂肪比较高的。烤鸭虽然油比较大,但是烤鸭里含的油饱和的量很少,脂肪酸的类型不同,如果真馋肉的话可以用烤鸭替代肥肉。但要少吃鸭皮、鸡皮,鸡皮和鸭皮集中了总脂肪量的30%~40%,好吃是因为它含油脂高,油脂和人的口感有天然的亲和感。

我们市面上经常见的脂肪有哪些类呢?市面上差不多有五类油脂。第一是动物油,很少有人用动物油炒菜,我认为动物油应禁用,不能用此来做烹调。植物油中的棕榈油、椰子油是最坏的,它们的成分很接近动物油。花生油、豆油和香油是比较好的,但这三种油使用的量如何控制呢?每天三汤勺原则,喝汤的白汤勺一勺是10克,每天用油总量不超过30克。如果有高血脂症或糖尿病,还应减少到两勺或两勺半。在南方很多人用菜籽油,菜籽油本身是很好的,但有一个小的风险是其中含有一种叫做芥酸的物质,对心血管病的发病有促进作用。所以要吃含芥酸的油,在加热的时候让它微微冒一点儿烟,一部分芥酸就会挥发掉。我们最提倡吃的油是橄榄油和茶油,含的脂肪酸是对心血管有保护的脂肪,橄榄油的缺点是贵。没有任何一种油是十全十美的,一个星期可以选择两三天吃橄榄油,可以选择用橄榄油凉拌菜,或者水煮菜捞出后浇上一勺橄榄油。橄榄油也可以炒菜,但和花生油炒菜有一点重要的不同,花生油抗高温的能力比橄榄油要高得多,橄榄油更适合做拌菜,或者在锅稍微热的时候不要冒烟就放油。中国的烹调方法为了追求口感,在油很热的时候炒菜,造成油的变质,橄榄油变质后效果比猪油更可怕,油温太高牺牲的是健康。在超市里买烹调油时要注意看标签,如果只说是植物油,很可能含的是较多的棕榈油,因为棕榈油价格便宜,有的商家用棕榈油做植物油,大家要学会读标签。

我提倡晚饭时吃凉拌菜。但吃完晚饭后晚会开始了,除了眼睛和耳朵去欣赏,我们的嘴也没闲着,花生、核桃、瓜子上来了,一个电视广告没播完,半盘花生已经吃完了。花生、瓜子是含油的,半两花生米榨出来的油刚好一汤勺,即10克。你上床休息后,身体里的脏器没有休息,要花很大力气消化。年轻女性怀孕后想给孩子长头发或长脑子,就开始吃核桃,现在不知道这是否科学。但即使核桃具有这种功能,超量吃会让孕妇的血糖涨上去。如果没有高血脂症,也许吃花生、瓜子会对你有好处,如果已经有高血脂症,应当适量吃,每天吃不超过25克硬果,一把瓜子或者一小盘花生或者三四个核桃——是“或者”不是“相加”!如果早晨吃的很素淡,中午吃的是凉拌菜,晚上吃的也很清淡,那么可以吃些炒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