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中国崛起与和谐社会(第6/8页)

我们在实现民族复兴的道路,能否保证从现在开始到实现顺利进行,即有没有安全保障呢?我想说我们没有安全保障。世界上能够崛起的国家只有几个,自古以来历史上的国家有几万个,成为世界超级大国的国家加在一起超不过20个。俄罗斯每次离超级大国还差一步时都会掉下来,没有保障我们无法实现这个目标。

有和平没有安全问题。和平是指没有战争,安全有三种状态:和平状态、战争状态、非战非和状态。安全是指程度,不是指状态,有比较安全、不太安全和不安全,绝对安全是不存在的,没有绝对安全。安全是指不确定、威胁和恐惧,是心理上的,是主观和客观的结合。我们国家现在处于一个不安全的状态,连不太安全的水平都到不了,我们的安全环境随着经济实力的提高是日益恶化而不是日益改善。安全是指生命有无保障,我们觉得我们国家我们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是越来越有保障还是越来越没有保障?我们原来没有3000多万人出国旅游的事情,不存在海外安全的问题。现在有3000多万人出国旅游,那么谁为3000多万人的安全负责?西班牙马德里烧了中国的鞋城,法国学生失业闹暴动把中国人的仓库烧了,印尼发生暴乱杀中国人,这么多仓库为什么只烧中国人的仓库?我们中国出国旅游的人的安全无法得到保障,且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这是经济发展带来的。经济像气球越吹越大,气球外面的罩即军队的罩没有跟上,气球暴露的面越来越大,任何一点一扎可能就会爆。胡锦涛总书记对部队提出新的从来没有的政治任务:“为我国拓展的国家利益提供安全保障,中国军队不能只是国内防御型的军事力量,必须是具有对外作战能力的部队。”印尼海啸发生后各个国家派船去接,中国却没有船。由于国防力量长期滞后,国防建设力量没有与经济建设同期发展,出现了严重的安全问题。更大的危险是台湾问题,为什么中央政府在台湾政策上提出“在台湾问题上不惜一切代价维护国家民族主权完整”的政策?这个声明对我们以往对台政策进行了两点重大声明,和平统一不是首要任务,不是当前的任务,对台任务要完成的是扼制台独。扼制是武力方式的,以和平方式如何扼制?为何不惜一切代价?很多人反对“不惜一切代价”的政策,说违背十六大的精神。美国人问不惜一切代价是否包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当时很多人反对以武力扼制,很多人甚至同意台独,认为如果发生冲突将使经济建设毁于一旦,使经济建设倒退30年,沿海地区将夷为一片平地,这是危言耸听。

中央在现在仍坚持这样的政策,2005年最后明确表示,我们当然要为经济建设争取一个和平环境,如果发生重大台独事件,我们将不惜一切代价维护——事来之后只能放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台独真的值得我们不惜一切代价吗?值得把改革开放30年的成就都搭进去吗?台湾不是经济问题,不是人权问题,不是政治权力问题,台湾是主权问题,是台湾要获得独立的户口的问题。在共产党和国民党的问题上,户主的姓“中国”是不变的,只是名字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但台湾要将户口本的姓改成“台湾”,这不是政权之争而是主权之争。台湾之所以敢是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阻止美国对台湾的支持,我们不是打不过台湾。台湾值不值得我们不惜一切代价?台独发展是不可阻挡的,这不是危言耸听,这是统计的台独支持率的结果。陈水扁在2004年的就职演说中说:“在2008年5月20日将交给台湾人民合身合宜合用的新国家宪法。”国家为何不惜一切代价?如果台湾独立,结果是什么?如果台湾独立,我们失去的是维护国家统一的合法性。前苏联解体时的军事力量和美国几乎平起平坐,我们对台湾岛的一寸土地都控制不了,苏联解体也是共产党领导的国家,也是无产阶级领导人,台湾独立,我们靠什么维持国家不解体?我们没有别的,我们只有决心,中国军队经常打败仗,但打了败仗我们还要继续打,我们的军队有个特点,就是打不死,能打到底,军队打仗赢的是最后一场而不是第一场,有这样的决心我们就能维护国家稳定。2004年为何会出现台海局势我们从被动转为主动?一年之内国防力量不会有根本性的提高,是中央政策发生变化,这样的政策调整告诉全世界我们是真的,部队提出“有什么武器打什么仗”。中央必须下这样一个决心。如果我们出现苏联解体的结果,死的人将不是苏联的人数,状态不会比苏联好。苏联解体后,1990年到1998年人口减少了500万,27岁到67岁的工作人员死亡人数上升40%,没有最基本的生命保障。所以中央下决心,国家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为了国家的生存,付出什么代价都是值得的。我们国家从1950年到现在的经验是打仗没有破坏过我国的经济建设,朝鲜战争时正是我们建国后百废待兴时期,虽然五年内打了三年仗,但第一个“五年计划”仍然提前完成,抗美援朝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高速上升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