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第3/4页)

晋帝抿了抿唇:“母后,儿子还需要时间想清楚。回头再给您回话来吧。罗贵妃殁了,朕一时,也没什么心情。”

**

三月天,朦朦的雨敲在窗上,周莺放下手上的针线,转过头瞧了瞧天色,心里有点闷。

这雨下了一个多月,难得有晴好的时候。屋里墙上都凝着一层水汽,周老夫人已叫人去找瓦匠重新刷一遍墙灰。

南方的气候和饮食她还不太适应,这一个多月清减了些,算算日子顾长钧也走了一个多月了,期间陆续有他的人送东西过来。

聘礼已经下了,他应该准备的很早,在京城的时候就做过打算了。礼册在周老夫人那瞥了两眼,他在江南竟也有些产业。

周振周海近来很是忙碌,即将和京城过来的侯爷结亲,不少人都凑上来想走走门路。周逸飞伤杀人命的官司,后来赔了许多钱才算了了,人已经放了出来,孙家还是想迎娶梅香,那孙二有事没事就往周家跑,想跟梅香见见。

梅香只得暂时住到周老夫人院子里,说陪着周老夫人斋戒,不见客也不出门。

再过一个月,就是婚期。她手里的嫁衣还没绣好,周老夫人请了好几个绣娘替她做了两三个样式,她还是想亲手做。

“姑娘,老太太那边来了人,说让姑娘去呢。”

周莺忙妆扮了过去,一进老夫人的院子,她登时脸色白了几许。

外间站着两男两女,都是宫中打扮。

掀帘进去,上首那人转过脸来,周莺抿了抿唇:“郑……郑嬷嬷。”

郑嬷嬷是寿芳宫太后身边得力的老人儿。周莺只怕他们是来抓自己回京的。

郑嬷嬷蹲身给周莺行礼:“奴婢给姑娘请安,太后娘娘惦着姑娘,叫奴婢过来帮着周老太君给姑娘备嫁。”

周莺有些意外,那郑嬷嬷招了招手,外头一个宦人进了来,也不等众人置香案换衣裳,就请了圣旨出来,目光温和地望着周莺道:“姑娘,请接旨。”

屋中人都跪了下去。那宦人念了旨意。晋帝赞了周莺品德,又赞了顾长钧的功绩,下旨为二人赐婚,同时钦封周莺为端宁郡主。

一时连周莺都不敢信。

郑嬷嬷道:“郡主,太后娘娘跟皇上希望您的婚姻美满,不想你们担着污名。皇上还说,您到什么时候,都是皇家的人,日后成了婚,也还请多回京看看。”

周莺着实没想到,为了叫她风风光光的嫁人,宫里的那两位竟打算到了这个地步。

她走得匆忙,也很无情,甚至掺杂了欺瞒。他们没怪她,还替她考虑的这么细致。

郑嬷嬷又道:“皇上说了,您是郡主,婚事马虎不得,叫奴婢带了人手,好好给郡主操办。”

一旁严氏终于忍不住,笑道:“丫头你愣着做什么?还不去看看皇上和太后给你备的东西?外头院子堆了一院子呢!”

周老夫人一记眼刀甩过去,严氏讪讪闭了嘴。

婚礼复杂得超乎想象。

一头是侯爷,一头是郡主,又有皇上派的司礼官员专程操办这事,排场自然小不了。

大半苏州城的乡绅名流都亲亲热热地前来围观。天气还是不大好,勉强晴了几天,总算今早没下雨。

周莺坐上马车,眼泪就止不住了。

她和周老夫人的缘分太短了。

才相聚没几天她就出嫁,再回来,又不知是何年何月的事。

侧旁顾长钧伸手过来握住了她的手,无声地安抚着她的情绪。

两人并排坐在宽敞的红漆雕金马车里。他们将在这个车里耽两天半,才能到达顾长钧在江宁的府邸。

后头的人群越来越远了,渐渐身边安静下来。

顾长钧伸臂搂着她,轻轻拍着她的背:“别担心,你想家了,就常回来。我不是那么古板的人,不会拘着你。”

周莺低低“嗯”了声,埋头在他肩窝,小声地呜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