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第5/5页)

[80]巴黎左岸圣日耳曼大街当时有名的文化咖啡馆。

[81]碧雅芙(1915—1963),法国女歌唱家和演员,演唱法国民歌闻名世界。

[82]原文为德文Sag’beim。

[83]约瑟夫·罗特(1894—1939),奥地利新闻记者和地区性小说家。他的最优秀小说:《拉德茨基进行曲》(1932),是描写帝国末日的最佳画幅。此后他流亡巴黎,又创作了六部小说,主要悲叹一个稳定年代的逝去。

[84]本·巴尔卡(1920—1965),摩洛哥流亡巴黎的革命政治家,是反对哈桑二世的流亡领袖。他在国内以叛国罪被缺席判处死刑。1965年10月遭绑架,很可能被暗杀,酿成一场政府危机,法国与摩洛哥断交长达四年。

[85]雷蒙·格诺(1906—1976),法国作家,他把他的小说《皮埃尔我的朋友》(1942)、《地铁姑娘扎姬》(1959),以及诗作《吉欧一家》(1943)、《万万亿首诗》(1961)当作语言功能的持续试验。

[86] 1959年上映的一部美国西部片,导演为鲁西奥·鲁斯。

[87]伊维萨岛:属西班牙,巴利阿里群岛中的一个岛屿。

[88]法国作家普鲁斯特(1871—1922)长河小说《追忆似水年华》的第一卷。

[89]阿尔托(1896—1948),法国作家、诗人。他在论著《戏剧与复制品》的“残酷戏剧”观影响了当代文学。

[90]马尔罗(1901—1976),法国作家、政治家。著有中国社会背景的小说《人的境遇》(1933)、《希望》(1937)等。

[91]翁布尔牌:一种西班牙牌戏,即扑克牌中去掉10、9、8点,共四十张牌,十七世纪曾盛行于法国。

[92]法国剧作家让·阿努伊1941年的剧作。

[93]1911年8月21日,卢浮宫博物馆名画《蒙娜丽莎》失窃,案件牵连一些艺术家,诗人阿波利奈尔(1880—1918)被拘一周,写了《狱中篇》组诗,收入1913年出版的《烧酒集》中。

[94]摩洛哥流亡巴黎的革命政治家本·巴尔卡遭绑架,疑被杀害的案件嫌疑人让·诺尔曼一段时间曾住在孔蒂河滨路,另有一个贩毒案件,都牵连到莫迪亚诺。此处即指他被传讯并躲藏的艰难时期。

[95]欧狄贝蒂(1899—1965),法国诗人、小说家,尤以戏剧创作见称,共写了二十种剧本,主要表现善与恶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