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侦实录(第3/8页)

“综合你说的几点,你更倾向两个案件完全无关联对吗?”丁局长问王小美。

王小美坚定地点了点头。

“这一下午加一晚上的调查,还真是收获颇丰啊。”突然廉峰推门走进了专案指挥部。

此时,时针已经指向了晚上12点。

“哦?快说说。”丁局长高兴地问道。

廉峰、杨光和两名侦查员坐到会议桌旁,翻开了笔记本。

廉峰说:“我们拿到那一麻袋衣物后,立即对衣物进行了观察分析。几件衣服都是名牌,而这些名牌的专卖店,都会保留客户的会员资料,这给我们的调查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我们走访了几家衣服的专卖店,并且把同时具备这几家专卖店的客户资料进行了梳理。符合死者生理条件特征的,只有3个女人。而这3个女人之中,只有一个人有生育史。我想,这一定就是死者了。”

一名侦查员接着说:“这名30岁的本地女子,叫董琳琳,IT精英。7年前嫁给了本地年轻富商万利国。”

“30岁啊?和我们推断的27岁相差了好多。”赵伟小声嘀咕道,“会不会搞错了?”

王小美笑了笑,说:“3岁,是在我们的误差范围内的。我之前说过,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差异非常大,所以根据法医学理论推断出来的年龄,其实都是统计学层面上的。这样会有个叫作置信区间的说法。比如我们推断死者是27岁左右,那么侦查员就会调查24岁到30岁的年龄阶层。这就叫做置信区间。在这个区间内,可以包含具有我们观察到的法医学特征的95%的人群。还有5%的人群,会有更大的误差。”

侦查员点点头,接着说:“董琳琳和万利国有一个儿子,叫万耀,在市立小学上一年级。为了不打草惊蛇,或者排查错误而引发不必要的误会,我们通过万耀的老师,在隐瞒身份的情况下,和万耀聊了一次。根据万耀的说法,他的妈妈在5天前去外国出差了,估计要等一段时间才能回来。这几天都是他爸爸接送他。”

“很可疑!”丁局长拍了下桌子。

“毕竟因为尸体高度腐败无法判断面貌,死者的衣着情况也不能直接证明她就是董琳琳,所以我们决定进行亲子鉴定。”廉峰说,“我们通过万耀的老师,取了万耀的口腔擦拭物,并立即送往市局DNA实验室进行检验,以期待万耀的DNA可以和1号死者做出亲缘关系。”

“结果出来了吗?”黄支队急着问。

廉峰点点头,说:“半个小时前,DNA实验室给我打了电话,做出了万耀的DNA,和1号死者具有直接亲缘关系。”

“干得漂亮!”丁局长又拍了下桌子。

黄支队说:“即便可以断定1号死者就是董琳琳,也不能说这起案件就要破案了。如果董琳琳并不是被她丈夫杀死的呢?如果是被她情人、亲属杀死的呢?可能万利国真的以为她出差去了,其实她并没有出差呢?”

侦查员说:“这一点我们也考虑到了。但是毕竟DNA检验需要时间,我们刚刚才知道这个结果。但是在之前的几个小时之内,我们也没有闲着。我们对万利国和董琳琳的夫妻关系,通过旁证进行了秘密调查。经过调查,确认万利国喜欢在外面拈花惹草,夫妻关系并不和谐,也就是说,万利国具备杀人动机。”

“有动机,还是不能作为确定的依据。”王小美说,“我觉得有一个办法可以收集证据。”

“你说。”丁局长说。

王小美说:“鉴于案件的特殊性和嫌疑人万利国身份的特殊性,我觉得可以申请搜查万利国的车辆。如果是他杀人,那么他肯定是用自己的轿车运送尸体和衣物。那么,他的车子里肯定会留下董琳琳的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