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两种毒物,一个名字(第8/9页)

众人一起摇头。齐刷刷的,看起来像吃了摇头丸。

“证据。这是有关一个秘密的证据,更可能是足以致某人于死地的证据。五封信的任何一封,都说明了某个秘密。将信封和信笺加在一起,就是完美的书证。对于光复叔来说,这也许是比性命更重要的东西,因此才会行事如此谨慎。为什么把信封放在屋里,而不是和五封信一样,藏匿在荣府之外呢?”

“难道是……希望……被人发现?”刘晓伟小心翼翼地插话道。

“BINGO。恭喜你,答对了。”千行继续道,“倘若他希望让这些信件完全无人知晓,就一定不会将信封藏在自己的屋子里。那样的话,将来对于他的敌人所起到的作用就是——‘震惊’。但显然,光复叔想要的,不是‘震惊’,而是‘威胁’。如果先让敌人发现这些信封的存在,而让他找不到信封里的信,‘威胁’的目的就达到了。”

“等等……这个……这个……有点复杂,你说慢点千行。”安力为一头雾水。

“打个比方吧。你们都看过希区柯克的悬疑电影吧?希区柯克曾经说过,如果一颗炸弹在影片中直接爆炸,那么观众得到的观影感受就是吓一跳,也就是刚才说的‘震惊’。而希区柯克觉得这只是小儿科的伎俩而已。真正高明的电影手法,是制造‘悬念’。什么叫悬念呢?就是让观众一直处于紧张与担忧之中。那么,如何制造悬念呢?希区柯克的方法是这样的。他会在影片中让观众看到,有个坏人在桌子下放置了炸弹,并在定好起爆时间后离开,然而剧中的主人公并不知情,坐下来聊天。这个时候,主人公虽然不知道桌子下面有炸弹,并会在不久的将来爆炸,但观众知道,所以观众就会在这一段时间内,始终处于紧张的心理状态。剧中的主人公越是谈笑风生,观众就越是担心。即使炸弹最终出于什么原因,没有被引爆,观众还是在接着紧张,为什么呢?因为这时候他们又在想,为什么没有爆炸呢?还会不会爆炸呢?真是揪心哪!于是,悬念被延续了。这就是希区柯克的导演艺术,电影大师和电影工匠的区别。”

“明白了。你说的‘威胁’,就是试图制造‘悬念’?”安力为终于松开了眉头。

“没错。一个高明的谋划者,总是善于制造悬念和恐怖情绪。”

“可是……他不是……死了吗?还是第二个死的。”刘晓伟几乎和王亮异口同声。

“嗯。或许光复叔还算不上是一个成功的谋划者,但我有理由认为,他算得上是一个高明的人。只不过……”

“什么?”这回是三人异口同声了。

“只不过……他的对手更加高明。就在他试图制造悬念,步步进逼的时候,对手无情而果断地对他下了手,斩断了这根悬念之索。好了,关于光复叔,现在只能说那么多,我已经有一些初步的设想,但现在还只是我个人的推理,没能得到进一步证实。等将来有了证据之后再说。有关五个信封这条线索,目前的重点,就是这个林春晓。她是谁?和光复叔是什么关系?和荣家的别人又存在着什么联系?信中所涉及的那个秘密,究竟是什么?如果这个秘密被公开,对谁不利?”

“对。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调查的重点。”安力为思考着,“必须找到那些被藏匿起来的信。如果能够看到信的内容,真相就将跃然纸上。”

千行立即打断他的话:“不必找信,因为我们根本找不到那些信。我刚才说的拜托五个朋友保存,那只是理论上的设计。如果真是那样的话,我们只要找到一个人就成了。没有那么容易。实际上,通常这些信件会被存放在不知哪家银行的保险柜里,而保险柜的开户人也不会是他本人,密码他也绝不会写在纸上,一定是背得滚瓜烂熟,记在了心里。而这个密码,又随着他的死亡,石沉大海,永远也不会被人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