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常氏之死(第3/4页)

抬头望天,难得的好天气,真是一个好日子。

他们对外虽然宣称是在庄子上养病,可是她知道事情不简单。每逢夜晚越千邑就不在庄子上,她大约知道他是干什么去了。

皇权之争,向来就没有轻松的。

常氏终于死了,还真是巧得很,竟然也是自尽的。她不相信事情会如此巧合,所以一定是有人在背后做了什么。

这个人,不是佟家舅舅就是越千邑。

随着越千邑越来越少呆在庄子上,她感觉形势越来越紧张了。京中先是曝出李复儒中举那年的买题卖题,紧接着又曝出科举舞弊案。

锦宁侯与宁王都被卷入其中,参与了当时的案子。顺藤摸瓜,这才发现不止那一年,往后的每一年春闱都有锦宁侯府的影子,到了近几年,几乎所有出仕的进士们都和侯府及宁王有关连。

这说明什么,说明举朝内外的官员有大一半以上是侯府的门生,锦宁侯府想要做什么,可以一呼百应。古往今来,有哪个世家敢这么明目张胆,如此视帝王如摆设。

一时之间,朝中气氛诡异,明帝的脸色一日沉过一日。

平安宫内,连贵妃夜不能寐,坐在桌前手撑着头,正想得入神。听到宫女的声音,这才猛地一惊回过神来,就见明帝脸色不好地走了进来。

“陛下…臣妾未能迎驾,请陛下恕罪。”

若是以往,明帝自是亲自扶她。可这一次,明帝不仅没有扶她,连眼神都没有多给一眼,阴沉着脸坐下来。

连贵妃心里打着鼓,知道陛下因何生气,心生不好的预感。

“十一年前,朕甫一登基就处置了佟家,爱妃可知为什么”

“臣妾不知……”连贵妃惶然地抬起头,看着明帝。

明帝眼有薄怒,闻言冷笑一声,“好一个不知!”

连贵妃抖了一下,面上露出柔弱无依的样子,目光饱含情意又带着惊恐,恰似一个茫然无知的人,突然承受帝王的怒火。

她的心却和明镜似的,最近朝堂发生的事情,她一清二楚。她不知送了多少口信出宫,让自家哥哥想办法。然而侯府那边竟然被动到来不及做出任何举措,那些证据就像雪片一样飞到了陛下的案头。

当年佟家出事,正是因为科举舞弊。

那时候她可没少吹枕头风,佟家舞弊其实并无铁证,仅凭几个人的口供,再加上一些所谓的证据,却足以让一个帝王起疑心。

加上她反复提及佟家的那条祖训,男不入朝堂女不进后宫。为什么不让男丁进朝堂,她曲解成佟家人不愿为人臣子,不愿俯首称臣。佟家女不进后宫,那是蔑视皇家。佟家分明是有不臣之心,才把祖训当成金科玉律。

明帝显然是信了,所以才有了佟家莫须有的获罪,被流放蛮荒。

其实早在这之间,连家就用佟家这条祖训大作文章。当年佟氏之所以会嫁给毫无根基的李复儒,也是因为这个。

有人受连家指使,故意在先帝面前提起佟家嫡女如何才貌无双,可为太子侧妃。佟家自是搬出祖训婉拒先帝,先帝嘴上虽不说,实则心里生了恼怒,忌讳佟家。

世家大户眼明心亮,看出了端倪。想和佟家结亲的人都打了退堂鼓,毕竟哪个臣子也不敢越过皇家。

佟家连皇家的亲都敢拒,却允了他们家的亲,那岂不是在打先帝的脸。

所以,佟氏才嫁给了没有背景的李复儒。

连家想往上爬,那时候第一个要超越的便是佟家。佟家与诚国公府交好,这点连家更不能忍,于是费尽心计把佟家弄倒了。

这些年,京中无一世家可与连家相提并论。

“陛下,臣妾只知佟家犯了事,并不知详情……臣妾一介宫妃,居于深宫,所思所想皆是陛下的喜怒哀乐。至于旁的,臣妾从不会费心,也不会过问。陛下突然问臣妾,臣妾心里惶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