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用三个烟头锁定嫌疑犯(第2/13页)

李超对采集烟头不以为然,却也没有阻止侯大利。

第一站是红月亮歌厅。红月亮歌厅位于从仓库到大街拐弯处的咽喉位置,安置在门口的监控器应该能覆盖街道角。服务人员认得李超,称其为‘李哥’,递烟泡茶。

李超怡然自得地抽烟、喝饮料,与漂亮女经理聊天。侯大利独自查看监控视频。监控里很清晰地显示有一台货车从仓库方向开出,货车侧面印有“永发电器”几个大字,车牌清楚。驾驶员只有侧影,戴帽,相貌模糊。

很快确定,货车使用假车牌。

基本可以断定这辆车就是诈骗者使用的货车。

李超对这个结果早有准备,和侯大利一起又查看了另外两家歌厅的视频。通过三个视频,可以判断货车朝西开去。

看完三家歌厅的视频,已经到了中午时分。李超和侯大利肚子饿得紧,随便找了家馆子,点了京酱肉丝、回锅肉、清炒丝瓜和三鲜汤,弄了两大碗干饭。李超和侯大利狼吞虎咽,风卷残云般扫光饭菜。

吃饭后,李超猛拍脑袋,大叫,道:“糟糕,忘了打电话!”他急急忙忙给妻子打电话,结果妻子手机关机,想到女儿还在高烧,顿时慌了神。

距离下午开会时间还有两个多小时,这个空隙,李超赶紧回家。

下午两点,丁浩在会议室召集李超、马兵、何小勇、侯大利等侦查员碰头,分析案情。李超脸上有一条新鲜伤痕,对外称是被树枝挂伤。二中队的侦查员都知道李超是耙耳朵,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没人拿其脸上伤痕开玩笑。

侯大利将货车相片投影到墙上,在黑板上画出货车路线图。

另一组侦查员马兵谈了现场调查访问情况:事发时正是附近几个仓库最忙碌的时刻,很多货车进进出出,没有人特别留意有一辆货车在此短暂停留。

两组侦查员谈完基本情况,丁浩清了清嗓子,道:“情况很清楚,犯罪嫌疑人只有一人,熟悉现场情况,提前做过精心准备,车辆和相貌都有伪装。我提出一个问题,谁来回答?这人费了如此多周折,弄了一台冰箱、一个冰柜和一台空调,总价值在七八千块钱,一万块不到,他是神经病吧?动机是什么,这一点很关键。”

侯大利桌前放着几张货车相片。他闭上眼,货车便出现在脑里,包括外部细节特征,都很清晰地“复制”在头脑里。

李超道:“我来给这个诈骗犯画个像,这人是老贼,胆大、狡猾、贪婪、愚蠢;或许在监狱里关过,没什么文化,与时代有些脱节。后面一条是直觉,没有任何根据。”

丁浩道:“大利,你怎么看?谈具体一些。”

刑警中队的刑警大部分来自山南警察学院和秦阳公安学校,还有几个是转业军人。山南政法大学刑侦系的大学生很少到基层,刑警们都想见识刑侦系学生的破案水平。

侯大利没有怯场,道:“我同意师父的判断,这确实是一个笨蛋老贼。他弄这三样都是家里要用的,十有八九是家里恰巧缺这三样,顺手就搞了。这个老贼不懂高科技,在停车的位置有十三个烟头,我全部提取了。烟头上留有指纹和唾液,指纹可在省厅指纹库里比对,如果是老贼,或许就能破案。唾液里有上皮组织细胞的DNA,这种老贼说不定也会在省厅DNA信息系统留有信息。”

丁浩慢条斯理地道:“大利提取的烟头,极有可能就有犯罪嫌疑人扔的。但是大部分应该不是嫌疑犯的,嫌疑犯在这边时间短,不会留下这么多烟头。马兵,送货员提到过老贼抽烟吗?”

马兵摇头,道:“我问过老贼是否抽烟,送货员没有印象。”

侯大利解释道:“烟头分布在货车停留的位置,有三个烟头很新。我在物证交接中注明优先检查这三个烟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