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第2/8页)

这样改动总比没任何改动强,对吧?

我想得简单,以为剧本有了越南人的角色,找演这些角色的越南人应该容易。实际情形并非如此。“我们找了。”昨天,瓦奥莱特与我有空在酒店阳台上品冰茶。她告诉我:“坦率讲,找到的越南人没有一个够得上我们要的演员的标准。他们大多数是业余演员。少数虽是专业演员,可表演过火,估计他们当初受的训练就如此。别评论我说的对不对,你到时看看就知道了。”不幸的是,忍而不发不是我的强项。瓦奥莱特这么说,无非告诉我,越南人没能力演越南人角色,我们必须被代表,由其他亚洲国家的人演。饰演“小机灵”的小男孩来自菲律宾一个备受尊崇的演艺世家。问题是,如果他像越南小男孩,那么我还可以扮演罗马教皇哩。瞧他圆咕隆咚的,营养充足,哪像在越南村庄生活的男孩,明显是典型的替代奶不喝只喝母乳长大的富家子。不过,小演员才能毋庸置疑。他与剧组第一次见面,他母亲便要他表演如何说“feelings(百感交集,五味杂陈)”,说得声音高亮,立刻赢得所有在场人的心。此刻,他喝着苏打水,他母亲坐在旁边,为他扇凉降温。小男孩演戏时,这位维纳斯附体的母亲表现出浓浓的舐犊之情。母爱力量大得惊人,我被深深感染,不由自主跟着她转,对她说的话坚信不疑。她要我记住,总有一天,她的儿子将成为百老汇明星。“你听到了吗?他的feelings说得多好,而没说成peelings。”她悄声提醒我,“他的发音简直可作吐字发音教材!哪像菲律宾人说英语!”演“小机灵”的男孩亦步亦趋学“绝对主角”,入戏很深,执意让别人叫他“小机灵”,不可呼他真名。反正我没记住他的真名是什么。

哥哥的扮演者是詹姆斯·尹。“小机灵”挺有心机,和詹姆斯·尹一起出镜总是轻松地抢了他风头。这搁一般人也难以忍受,何况詹姆斯·尹,在这个剧组,除了“绝对主角”和“绝对偶像”,数詹姆斯·尹名气最响,他自然大为光火。他原是电视演员,被称为“百变亚洲脸”。大多数人识得他脸,但记不住他名。人们常说,“哦,那个是那部警匪剧里的华人”,或者,“那个是那部喜剧里的日本园丁”,或者,“那个是那个东方人。他叫啥名字来着?”他叫尹。尹是韩裔美国人,三十来岁,英俊的五官可塑性强:演的角色年龄,以他自己年龄为基准,可上浮或下降各十年;他可扮任何亚洲人角色,演过不少电视剧,但最可能让他留名青史的是他演的广告片。该系列广告片推销品牌“新”碗碟清洗皂。电视反复播放,家喻户晓。每条广告片中出场不同的家庭主妇,每个家庭主妇遇到如何清洗染上不同油污的锅碗瓢碟难题,帮助她们解决难题的总是同个乐呵呵、无所不晓的男仆。他每次上场为家庭主妇送上的不是他的“那个”而是一瓶随时携带在身的“新”牌洗洁精。家庭主妇们因它而喜惊交加,总问同个问题:他是怎么找到这么富有智慧的洗洁精的?回答时,他总冲着镜头,眨巴双眼,笑意融融,说出一句如今美国人耳熟能详的广告语:“子曰,‘新’者,清也。”

尹酗酒,意料之中。他的脸如计量表,从它上面可精准读出他喝到了什么程度。此刻,他的脸呈朱砂红,表明酒精已自他的脚趾,一路上侵,乱了他的视力、舌头与脑子。这不,他不是异性恋,演妹妹的也不是异性恋,可他在与她调情呢。之前,在酒店酒吧吃生蚝时,尹向我表达过他的那些想法。十几个生蚝冲上侧着湿漉漉的、张得大大的耳朵,偷听他如何色诱我。“真不是冒犯你。”当他手搭在我膝盖上时,我说道,“我还真从没有过这方面的需求。”尹耸耸肩,移开手。“我总以为,男人都可能是同性恋,除非他最终证明自己不是同性恋。不管怎么说,你总不能指责一个想试试你的同性恋吧。”他说道,脸上的笑与我的笑截然不同。我研究过自己的笑,观察过人们对我笑的反应。若用钱币衡量笑的价值,我的笑是法国法郎、德国马克之类的二等国际货币,尹的笑则相当于金本位黄金。他的笑如黄金灿烂,你看见的或专注的只有他的笑。他若当你面笑,他的笑更魅力难挡,难怪“新”牌清洗皂系列广告男仆一角非他莫属。为了表示没因他色诱而心生不快,我拿出高兴样子,请他喝了杯酒。他也请我喝了杯酒。就这样,那天晚上,我俩成了朋友,自此几乎夜夜泡在酒吧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