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第2/3页)

她的丧事办好了,但他的精气神一直没起来,张贵担心的不行,四处请了名医回来给他看病。

一片孝心,周围的人看了,替他唏嘘。

他出去在外面这么多年来都不露个面,这不管怎么说都是错的,李满芬提起来就骂,但那何尝不是担心

大家伙都知道,李满芬最看重养老的大儿子,最疼爱的,却是这个小儿子。

结果一去多年,连最后一面都没见着。

不少人都猜测他是在外面犯了事,不敢回来的,夫妻两个去走天涯了,就怕回家把祸事带到家里。

现在人回来了,看着他壮硕了不少的身材,眉骨上方的刀疤,大家心里都有些嘀咕。

这不是没有可能啊。

然后大家就亲眼见证了他的豪富。

李村在张成业的带领下,在附近的村子,是发展的最好的,大家都勤劳耕种,山地也没有浪费,不少都种上了果树,卖给镇上的工厂。

卖不完的也能自己吃,另外还有烧瓦这门手艺,大家不去外面打工,也有来钱的路子。

路也被修过了,不全是水泥路,但是足够平整,大大方便了大家运送瓦片。

现在,张贵拿下了他们村外的一块荒地,距离镇上很近,这块地被他承包下来建厂。

而且,不是说大话的,地刚拿下来,他就在村里招手人手了,招手勤奋有一把力气的人,工资月结。

从李满芬的丧事就能看出他的财大气粗,现在这一口气招了这么多人,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有句话,叫做衣食父母。

张贵现在就成了许多人的衣食父母。

能够“招商引资”到人到这个地方投资办厂、修建路桥,当地的政府也十分欢迎。

张贵出手大方,自然有许多之前的故交朋友来找,他要的很简单,那就是让他爸开心。

他现在满心都是补偿他们。

他的两个孩子也是,一回头,才发现,孩子也这么大了。

他要弥补这些年错过的东西,他们要什么给什么,给的最大方的,就是他们的学习支出。

他们这里也有大学生,他花了别人拒绝不了的高价,请来给他的孩子补课。

这时候是某个红色国家即将解体的前夕,是最疯狂的时候,能赚的更多,但也同样更加危险。

他在这个时候提前退出了,他怕自己也见不到张根的最后一面。

他的退出是正确的,虽然少挣了很多,却也保全了自身。

他有两个兄弟在那边土地沉眠了。

如果没了命在,有再多的钱有什么用呢

他踏踏实实的置办产业。

老家办厂,只是为了彰显自己的“本事”,要赚钱,还要去别的地方。

看家别的不说,交通就是一个大问题。

张根在张贵的一再悔过下,也原谅了他,只是说原谅,也是见了他不再打骂而已,他对他,跟苏茴一个态度,那就是忽视他。

他现在越来越固执了。

因为当初苏茴瞒着他的事,他看在几个孙子的面上揭过,但是对着苏茴,再也没有主动说话过。

现在他对着疼爱的小儿子也是同样,他这么久不回来,连他妈去世都没赶回来见最后一面,他不想搭理他。

当初他躺在床上的时候他没回来,他都没有这么放在心上,原谅了他。

现在,他不会原谅他的,哪怕这么多人到他面前夸他出息,夸他有本事,说他有什么什么不得已。

他都当做耳边风。

他再出息又怎么样。

说起当初他住院那件事,张贵也有话说,那时候又没有现在这么方便的联系方式,他那时候为了一批货,正在跟伙伴冒险,为此他还挨了一刀,在医院里躺了一个月,回去后收到信,他都被几个侄子安顿的妥妥当当,就要出院了,他索性就没回去,而是寄了丰厚的钱物回去。

张贵就两边跑,一边在老家,一边跑特区,跑首都等等适合他大展拳脚的地方,他还记得自己的初心,他要出人头地,在老家,出人头地太难了,不过顾忌着张根的身体情况,他大部分时间都在老家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