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第5/5页)

这下难了。

短时间内置办一家人的孝服极不现实。

“按中国的习俗戴孝吧。”梦莲小声说,不等胜治叔叔发表意见她便拉出一卷准备缝被套的白布,刷刷撕了,在头上、腰间各扎了一条,也给三儿扎了,脑袋上还缝了一个红棉花球儿,领着他跪在灵前。三儿脑后那条带子沉重地拖垂着,灵堂的气氛一下变得更加沉闷压抑了。缟衣素裳,古朴绝俗,几千年流传至今的中国孝服,在日本人心中引起震动。

“好!”

胜治叔叔由衷地发出赞叹。

中野老太太的殡出得极有特色,中日合璧的孝服引起了清水町和整个火葬场的轰动,黑白强烈的对比色给参加葬礼的人们一种说不尽的感受,几分模糊几分清晰,几分负疚几分痛楚,几分回味几分反省……

棺材送进焚尸间,一家人坐在外头等。外面纷纷扬扬又下起雪来,庭院里一片水溃。

梦莲说,“母亲到死也没给大家添什么麻烦,临终还洗了头发,干干净净地去了,是个能干要强的人。最后的时刻简直清楚极了,不但认出了我们还说了中国话。”

“妈妈还会讲中国话?”贞子惊奇地说:“会有这样的事?我可是从没听过啊。”

“说了啊,不只我一个人听见的。她说许久没喝这样的粥了……”

“是回光反照吧。临死的人常这样。邻居东井家的老太太一直病病秧秧的,连大小便都控制不了,把儿媳妇整得好苦,院里天天晾尿布,说比侍候个婴儿还难。临死那天,东井老太太突然起来了,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自己还化了妆,安安静静地睡过去了。”

“不知我们有没有母亲这样的福气。”

“玛尤米大概不会象我们对待母亲这样来对待我们,现在的年轻人越发靠不住啦。”

妯娌两个正聊,里边有人叫,让进去捡骨灰。日本习俗,骨灰烧成后要由亲人用长短不齐的筷子将骨渣一块块挟到骨灰盒中去,谓之“捡骨”。

进去的时候,白色略略发灰的骨头已平铺在圆形平台上,想着一个有血有肉的人顷刻间变作一小堆碰起来刷拉拉作响,带着炉堂温热的骨灰,大家都有些触动,都不声不响地往盒子里挟。屋里很静,只有骨头的撞击声。

梦莲一阵恐怖,仿佛平台上的骨灰不是婆婆的,而是她自己的,若干年后,这种情景将在这里重现……想想再不能回到北京,而要在这异国的土地上化作一缕轻烟,親荡在海岛的上空,她不禁打了个寒顏。

玛尤米发现,摊骨灰的圆台是可以升降的,操作间在下面,圆台降下去的时候房屋中间恰似一口井。

“你说象什么?”李养顺问。

“依豆(井)!”

人们为之一震,纷纷停住了动作。

天哪!依豆——井——芳井囤!母亲无论在健康时还是在病中都牢牢地记着芳井囤……

芳井囤——依豆!

室内一片叹息和抽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