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场 花好月圆(第3/15页)



他说,还是可以回去看看的。村庄还在。

不。那里该有很多变化。值得留恋的老街老宅都快被拆光了,都是新造起来的水泥房子。不必让自己失望。我知道故乡是一个人再也回不去的地方。它只能留在记忆里面。

你在西藏太危险。你的生活不可能一直这样一站一站地往下走。

那该如何呢。在城市里获取一席之地营营役役地终老吗,和人群一起在城市里虚妄地生活着,朝生暮死,不知所终……像一块没有任何知觉的肉。肉身的轮回沉沦是没有止境的。善生。貌似坚定的表象之下,只是幻觉。每个人在自己特定制造的愿意进入的幻觉中生活。而能够真正指导和支撑我们生活的意志到底是什么。

在旅途中,廉价旅馆的一张床位的价钱不到十块钱。一双价值二千块钱的意大利鞋子,可以交掉旅馆四五个月的房租。而后者不过是为了让你穿上几小时,吸引视线满足虚荣。某一天,你发现一双五块钱的麻编人字拖鞋就可以打发掉整个夏天。我有一年多没有任何化妆,不购置昂贵衣服。城市的消费怪圈和物质信念失去作用。所谓的奢侈品、高级品牌、时尚……它们使人们信奉形式和虚荣,充满进入上流社会的臆想。安享太平盛世。追求一只名牌包一辆名车使你疲于奔命。离开城市之后,你会发现它的畸形和假象,对人的智力是一种侮辱。

我一直脱离于社会与政治的主流之外,不看报纸电视新闻不参与体制没有固定工作没有组织没有家庭,情感关系很少接近没有,只有一些貌似稳定但只能用利益联结的合作关系。我试图做一个洁身自好独善其身的人,但最终发现那只能对个人内心产生作用。我还是必须要与世间产生联系。不能封闭自己。更不能选择在城市里封闭自己。

我已决定在墨脱中学教孩子们英语和语文一年。索朗梅措是达木乡的英语教师,他与墨脱的教育局熟悉,故可以让我留下。这次他担任地理杂志社进墨脱做专题的翻译,一路给了我们很多帮助。编辑和摄影师们都已离开。我喜欢那里。要再回去。

进入墨脱你能获得意义吗……那不过是一个与世隔绝的穷乡僻壤。

她说,很多事情,必须要在亲身经历和体验它的多样性之后,再去确定它的惟一性。我要一些简单和重要的东西。尝试为身边的人服务,放低自己,有所付出。也许我所做的一切,不过是滴水之力,对身边的世间推进并不大,这个世界将依旧由权力和欲望来颠覆。但我成全自己所感受到的指引。这仅是属于我自己的微小而真实的信念。你明白我吗,善生……我不准备回来。以后会怎样,我也不想有计划。我只知道,我需要行动。

想起这么多年来累积的阴影,从来不存在的家庭,失败的初恋,曾被送进精神病院,我一直是个自尊微薄的女子,强烈地需要来自他人的认证:他们爱我,我才能爱自己。就像一个人不喜欢自己天生残疾的手,要砍掉它,一次又一次地折损自己,但却依旧长不出一只能够获得认同的手。一直在失望。我终于发现这不是用来寻求爱的方式。这一切注定都是幻象,即使抓在手里,连绵起伏,乐此不疲,筋疲力尽。但始终不会带来道路。

3

彻夜倾谈,乐此不疲。这是他们少年时就已形成的模式。他们似早已习惯在彼此的人生中设置一个舞台背景,不动声色,不转不换。可以各自站在舞台的中央,对着一束洁白的光柱全神贯注,孜孜不倦地说话。她将会一直习惯这样寂寞地对他说话。只对他有话说。他也是如此。这个世间,只有他们两个人掌握了通往彼此内心的一条秘密小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