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 爱情恐怖主义(第3/4页)

“我?我没有,”克洛艾说,“我没带钥匙,你把我们锁在外面了。”

“我可没有把我们锁在外面。我锁门时是想你把钥匙带着的,因为钥匙不在我放的那个地方。”

“你真是荒谬,我也没有带,这下可好,我们给锁在外面了??多亏了你。”

“多亏我?看在上帝的份上,是你忘了带钥匙,不要再怪我。”

“责任不在我。”

说完这话,克洛艾转身走向电梯,(就如小说中的情节一样)钥匙从她的大衣兜里掉下来,落在旅馆紫褐色的地毯上。

“天啊,对不起。我确实带了,天啊,”克洛艾说道。

但是我决定不轻易原谅她,怒声说“是的”,然后就默默地朝楼梯走去,如同情节剧中的动作一般。克洛艾在后面叫着我“等等我,不要这样,你去哪?我说过了对不起。”

11.成功伪装的恐怖主义式生气必须是由某个过失行为触发,不管过失是多么微不足道,标志就是遭受悔辱和生气产生之间不成比例,做出一个与起初触怒的严重性联系很小的惩罚??不能通过正常的渠道轻易地得以解决的惩罚。我已经等待了很长时间要对克洛艾发火,但是,对一个并没有做错什么的人发火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因为伴侣不会觉察到,内疚也就不会产生。

12.我本可以草率地对克洛艾吼叫,她也回击我,然后由房间钥匙引发的争吵就可以自行解决。所有的生气产生于过错,这过错也许可以解决,从而顷刻消失。如果不是这样,受伤的一方对此耿耿于怀,就将导致日后更痛苦的爆发。问题一出现就得到解决,就不会因解释延迟而怨愤深重。触怒之后立刻发火是最为宽宏大量的,因为这样就可以使冒犯者不会过于内疚,也不需要劝说生气者息怒。我不想让克洛艾得到这个便宜,所以独自一人走出旅馆,向圣日耳曼走去,在那里的书店逛了两个小时,接着我没有回旅馆给克洛艾留口信,而是独自一人去餐馆吃了午饭,然后连续看了两场电影,在晚上七点钟时回到旅馆。

13.恐怖主义的关键就在于首先是为了引起注意,是目标(比如说巴勒斯坦建国)与战术(在罗得机场的候机厅的扫射)毫无关联的心理战争,方式和结果并不一致,发泄怒火与生气本身并无相应的联系。因为你指责我丢了钥匙,所以我气恼,这代表一个更宽泛(但无法表达)的信息:因为你不再爱我,所以我气恼。

14.不论怎么说,克洛艾并不算是残忍无情,她也在深深地自责。她曾试图跟我去圣日耳曼,但在人群中走散了,只好回到旅馆,等了一会儿,又去了奥赛博物馆。当我最终回到房间时,她正在床上休息,不过我没有理她,径直走进浴室,洗了很长时间的澡。

14.生气的人是一个复杂的动物,发出极度矛盾的信息,哀求着救助与关注,然而当这一切到来时,却又拒绝,希望无须言语就可以得到理解。克洛艾问我可不可以原谅她,说她讨厌不把争端解决掉,说希望我们那天晚上过一个愉快的纪念日。我一言不发。我无法对她表达我全部的怒火(与钥匙毫无关系的怒火),我已经变得不合情理。为什么说出我真正的意图这么艰难?因为与克洛艾交流我真正的怨愤??她不再爱我了,存在危险。我的创伤是如此的无法表达,与那把忘了的钥匙联系太小,以至在此刻说出真相只会过于愚笨。我的怒火因而只能埋藏在内心深处。我无法直抒我的心意,只能求援于钥匙的象征意义,半是期盼,半是害怕这符号被破解

16.洗完澡后,我们终于平息了钥匙事件,一起到城市之岛的一个餐馆吃晚饭。我们都尽量表现得最好,极力避免紧张气氛,主要谈论书、电影和一些首都。看起来(在服务员的眼中)我们这一对真是非常幸福美满??爱情恐怖主义大获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