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 基督情结(第2/2页)

8.痛苦使我获得无限的智慧,所以对于她的疏于判断,我当然可以原谅、同情并且迁就??这样让我感受到无限的放松。我可以躺在一间淡紫色和绿色相间的旅馆房间里,感觉自己充满了美德和伟大。我为克洛艾无法理解的一切而深表同情。我咧嘴露出忧郁而会心的笑容,无限智慧地看着尘世男女的行径。

9.情结只是曲解的心理学把戏,使每一个失败和耻辱获得相反的意义。为什么将我的情结称为基督情结?我本可以把自己的痛苦视作是少年维特,是包法利夫人,或是斯万夫人「斯万夫人是马塞尔.普里斯特(1971-1922)的小说《追忆似水年华》中的人物。」的痛苦,但是这些受伤的恋人都不及基督清白无瑕的美德和无可置疑的善良??在对待他努力去爱的人们的罪恶时。他之所以富有吸引力,不在于文艺复兴艺术家赋予他的泪汪汪的双眼和灰黄面孔,而是因为基督本人是一个和蔼、完全公正和被出卖的人。《新约全书》中的词句,如同我的爱情,是源于一个富有美德而被歪曲之人的哀婉动人故事,他宣讲每个人都要爱他们周围的人,却看到他高洁的思想被扔回到他脸上。

10.如果没有一个殉难者作为先驱,难以想象基督教可以取得今天的成就。如果基督仅只安静地生活在加利利,做着五斗橱和餐桌,在生命走到尽头,死于心脏病之前,出版一本薄薄的标题为《我的生活哲学》的书,那么他将无法获得现在的地位。十字架上充满痛苦的死亡,罗马政权的腐朽和残暴,朋友的出卖,所有这些都不可或缺的证明(精神上的多于史实上的):基督与上帝同在。

11.苦难的肥沃土地上自发地培育着美德的情感。经历的苦难越多,越具有更多的美德。基督情结纠缠于优越感之中,这是苦难者的优越感,与压迫者那不可抵杭的暴政和盲目相比,苦难者似乎有更多的美德。被我所爱的女人抛弃,我把自己的痛苦提升为一种品质(下午三点瘫躺在一张床上,基督钉在十字架上),从而保护自己免受悲伤的折磨,那最多不过是一次世间爱情的破裂产生的悲伤。克洛艾的离开也许令我伤心欲绝,但至少让我拥有了高尚的道德,虽然被判决去死,但成全我去做一个历史的殉难者。

12.基督情结与马克斯兄弟式思维处于对立的两端。出于自我厌恶,马克斯兄弟式思维不让我涉身任何愿意接纳我的俱乐部。基督情结让我立身于俱乐部的大门之外,但却是出于充分自爱的结果,它声言,因为我特殊所以没有被接纳。许多俱乐部天生不喜欢伟大崇高、智慧超群以及感觉敏说的人们,这无疑显得粗野草率,故而那些人只好或是待在门外,或是被他们的女朋友一脚踢开。我的优越感主要建立在我的孤独和痛苦的基础之上:我痛苦,因此我特殊。我不被理解,但正是不被理解,我肯定值得更为深刻的理解。

13.只要避免了自我厌恶,人们必然会赞成软弱递嬗为美德的神秘变化??将我的痛苦演变为基督情结,这当然暗示了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它表明在内心自我厌恶和自我珍爱的灵敏平衡中,自我珍爱现在占了上风。我最初对克洛艾背弃行为的自我厌恶情绪表明我还一直爱着她,痛恨自己不能将爱情进行到底。但是我的基督情结已经将等式颠倒过来,认为克洛艾背弃行为说明她只值得轻视,或至多值得同情(那是基督美德的典范)。基督情结只是一个自我防卫的办法,我并不希望克洛艾离开我,我从来没有这么爱过一个女子。但是既然她已经飞去加利福尼亚,我接受这不可接受的失落的办法,就是去重新发现她原先是多么价值无比。这明显是一个谎言,但有时当我们遭遇抛弃,陷入绝望,独自一人在旅馆里过圣诞节,听着隔壁房间里肉体祈福的声音时,我们没有力量更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