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冰心事件(第4/7页)

警车开出去一百多米远,又倒了回来,停在铁闸门前,民警下车走了进去。看见有人进来,狼狗没有扑上来,而是往地上一趴,呜呜地低嚎起来。

肯定有问题!民警快步走进了门禁室,门虚掩着,里面亮着灯,大块的玻璃上结着一层冰霜一样的东西,阻碍了视线。

民警推门而入,刚刚踏进去的时候,就打了一个寒战,好冷啊!还没等他明白过来,脚底一滑,差一点儿摔倒,地上竟然结着一层厚厚的冰。

房间里站着四个警卫,他们的制服、包括眉毛和胡子上,都结了一层薄薄的冰霜,站着一动不动,就象四座冰雕,四双眼睛同时瞪得溜圆,惊愕的表情冻结在脸上。

民警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情形,呆了半天,才掏出对讲机,想呼叫警车里的同伴,发现这台摩托罗拉对讲机已经不听使唤了,黑色的塑料外壳竟出现了一道裂纹。民警在说明书上见过,在严寒的环境下电子产品会无法使用,看来这是真的。

四名警卫被送到松江区中心医院抢救,在多年暖冬的上海,医护人员从来没有接受过被冻僵的病例,只能临时抱佛脚,去翻急救手册。

警卫的制服被冻得又硬梆梆,脱不下来,只能用剪刀剪开。当摘下小军手腕上的卡西欧手表时,护士多了一个心眼,看了看这只有气压计与温度计的多功能登山表,液晶屏幕上显示着一个护士从来没有见到过的温度:-36.9℃

零下三十六点九度。手表抗不住严寒只好罢工,并且把这个数字定格。

终年积雪的珠穆朗玛峰也不过这个气温。

这几个人是不是被关在冷库里了?所以会冻僵……护士在想。

由于送医院及时,四个人都被抢救过来了。然而恢复的只是身体,记忆仍处在冻结的状态。医生说他们患了短暂性失忆症,对那天晚上发生的事情,什么也记不起来了。另外,他们对黄色的物体都特别敏感。

厂区里有十二个露天摄像头,由于晚上光线欠佳,没能拍到什么有价值的线索。唯一值得推敲的一段录像,是两名警卫把一个陌生人带进了警卫室……几分钟后,这个人独自出来,离开了厂区,去向不明。

这个人衣着奇怪,步履沉缓。由于录像是黑白的,连是男是女都看不清楚。总之很可疑。

4

跟大多数的民营企业一样,红武食品其实是一个家族企业,董事长名叫岳湘红,她也是总经理,她膝下有二子一女,长子武明、次子武亮,女儿武菲,武明和武亮分别负责生产和销售,武菲主管财务,企业为何取名“红武”,很明白了。

岳湘红是个不折不扣的女强人,丈夫武放年很早就去世了,身为母亲,含辛茹苦地将三个子女养大成人,并赤手空拳地打拼下一座企业,她付出的汗水与艰辛,常人难以想象,有人把她比作“上海的阿信”,鼓励她写一本自传,岳湘红笑着拒绝了。

岳湘红的家是一幢别墅,也在松江区,距工厂有二十分钟的车程,2003年新厂房落成,岳湘红才搬了过来。除了长子武明单身,武亮和武菲都结婚了,住在市区的公寓。在岳湘红的家里,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工作上的事情只在厂里谈,回家后一切免谈,但今晚,“管理层会议”放在了家庭餐桌上,实在是破天荒。

“我们只关注了生产的环节,却忽略了储存的环节,从流水线下来的食品先存放在冷库里,再由冷藏车运往各家超市……”

家庭会议上,武明这样提出。

“大哥,你的意思是‘冰心事件’跟录像上的神秘人有关?”

“冰心事件”是媒体的统一用词,武亮习惯地拿了出来。

“大哥二哥,就算这个人能在警卫的眼皮底下溜进厂区,但他无论如何进入不了冷库,冷库有值班员,大门不仅有普通锁,还有电子锁。退一步说,即使这个人进入了冷库,他还要面临两道难题:他必须拆开包装箱和包装纸,才能进行调换。但他如何把破损的包装箱和包装纸复原呢?在超市里,破损的食品包装是不可以摆进冷柜的,即使逃过了营业员的眼睛,作为顾客,你会选购吗?肯定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