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 经济过热下的企业、股市、房市(第3/34页)

第一家业务的谈成颇有一些难度,因为柳钧初次亲自尝试对外贸易,程序不懂,磕磕碰碰。幸好钱宏明即使再忙,只要柳钧一声招呼,那是风里雨里都会即时上线听候咨询。有老手钱宏明几乎是手把手地教,而且因为两人之间毫无保留的沟通,钱宏明往往是根据柳钧说的步骤,凭他多年外贸经验一次性预见很多可能让柳钧打底,于是柳钧很快就顺利走通第一轮程序,将第一笔外单拿下,交给钱宏明代理出口。

历经艰辛,花了那么多时间,才终于谈成一笔,成绩远远不如罗庆做的内销,柳钧跟罗庆说到胜利谈成的时候,他自己都不好意思地笑。但是这笔外销生意对于腾飞却是里程碑式的,这是腾飞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出口。信用证拿去银行,连银行的老熟人都禁不住“哟”的一声,说是难得。

但是外销虽然麻烦,却有与内销截然不同的好处。外销只要生意谈成,信用证到手,就可以凭信用证获得贷款。不像内销生意,即使腾飞严格把关,不予赊销,合同签订之日需要预付,交货时候必须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而且很多时候柳钧可以凭借与国内知名企业的合同获得承兑汇票,可内销毕竟占用流动资金超过外销。更麻烦的是内销即使合同当头,说好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还是有企业总麻烦不断,延误交钱。为了腾飞可怜的流动资金,柳钧爱死了外销,自然是跑得信心百倍。他并不满足于宋运辉给的第三世界,只要是他的护照可以落地签可以免签的国家,他都信心百倍地前去尝试,他成了空中飞人。

与此同时,因为有前车之鉴,柳钧几乎是每一次回家都狠抓质量,回家的日子耗一半时间在质检科,亲自上阵抽检,抽检得车间主管个个脸色碧绿,战战兢兢,不敢有所懈怠。

有原来的业务打底,轧平所有费用,那么F-1的收入就是净收入。柳钧的日子很快宽裕起来。半年过去,他就结算分红,也给全公司员工发了一笔结结实实的奖金。这方面柳石堂特别想不通,看到分红和奖金这些白花花的银子雪花一样地从自家手里飞出去,柳石堂心痛如绞,不能年底再结算吗?但是柳钧给他爸算账,两间工厂加一个研发中心,每个月的工资才多少钱,工业区有不少企业每月十五日甚至二十日才发工资,而不是约定俗成的十日,其实一个企业主死皮赖脸地拖五天十天工资,才是多少利息,却是很伤员工对公司的向心力,那才叫因小失大。奖金与分红也是一样,这么一笔钱,拖到年底发,确实能周转出不少新的钱来,可是又何必呢?年中就发不知多激励人,就像腾飞开工之初的第一年春节,他们并不卡着员工的奖金拿到春节后发,员工却反而认准了腾飞,春节后回头率奇高。真正做一家企业,想日久天长地笼络一帮技术工人,最需要讲究的是人心。

柳石堂现在插手不上,只能郁闷地从儿子手中再拿走一笔钱。他现在股票做得风生水起,张嘴全是股票经,据说在朋友圈内号称股神,他觉得他这几年股票做下来,对这一行已经很有认识,这一年炒股如有神助,只要有钱拿来,那就翻滚着获利。

柳钧跟他算腾飞的账,说今年才半年的赚头有多好。柳石堂则是给儿子看他炒股所得,他才多少家底,这几年就已经将手头股本从原来的两百万炒到现在的账面六七百万,他认为自己比儿子能干,若是当年将腾飞的家当完全拿来炒股,那么按比例来算,现在他的账面资产肯定不止腾飞的资产规模。这种比较搞得柳钧挺垂头丧气,其实岂止是他老爸炒股,多少人空手套白狼,个个都比他辛辛苦苦开工厂搞研发赚的钱多,身边就有一个资产数额已经难以计数的钱宏明。而他却还是业内做得好的,做出很大成就的。想着就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