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第3/4页)

韩丁说:“这叫乌篷船,出在中国的浙江绍兴。”

罗晶晶好奇的脸色豁然一变,呆住了。呆了片刻,继而沉下来。她去过绍兴,当然见过,甚至也坐过这种船,只不过一时没有意识到罢了。韩丁见她不说话了,便把他们两人肯定都会撞上心头的那句话,说了出来:

“龙小羽……以前就是划这船的。”

罗晶晶低了头,韩丁看见她长长的眼睫毛直发抖,少顷,她抬了眼,透过幽黄的油灯问韩丁:“你为什么提他?你带我来这里是以为我想他了吗?你是想让我高兴吗?”

罗晶晶说完,眼里隐隐有了些泪花,那泪花让韩丁不忍正视。他移开自己的目光,看船外。船外有一面巨大的水墙,水墙里游动着形形色色慢条斯理的鱼类。

他反问:“你想他吗?”

罗晶晶没有回答,间隔了很久,韩丁才听到了低低的一句:“不想了。”

韩丁又问:“我明天要到平岭去,把那案子最后扫尾的事办了,你要跟我一起去吗?”

罗晶晶说:“你不是一直希望我忘了他吗,我努力去做了,我都快忘了他了,你为什么又要提起他来?”

韩丁说:“你为什么要忘了他,是为了我吗?”

罗晶晶沉默良久,才说:“不,是为我自己。”停了片刻,又说:“也是为你。”

韩丁举了杯,说:“那我谢谢你。”

然后,他一饮而尽。

罗晶晶端着杯子,没有喝。韩丁今晚的举动、言语都有点怪怪的。罗晶晶看着他,眼眸里充满了疑问的神情。韩丁放下空杯子,自己苦笑一下,不劝酒,也不解释。

夜里外面起了风,风把卧室的窗户撞得砰砰响,整整一个夏天都没有刮过这样古怪的风了。罗晶晶睡得很香。越是风雨交加的天气,越是她蒙头大睡的时光。清晨,韩丁一个人起床,在厨房里做了早饭,他热了粥、煎了鸡蛋,但自己没有吃,只是把做好的早饭摆在厨房里,也没有叫醒罗晶晶。他悄悄地出了门,在尚未停歇的风中启程。

这已是北京的夏末,这场风将把那点苟延残喘的暑热彻底吹净。韩丁接手龙小羽案时还是寒冷的冬天,他是在树叶掉光的时候带着远比现在轻松的心情,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地踏上了前往平岭的无望之途。现在,夏季即将被风刮走,树叶很快就会变黄,收获的季节近在咫尺。这也许是他最后一次去平岭了,去收获他的胜利……可这场风却刮得有些昏暗,风中加了些零星的雨滴,把冬天的寒冷提前预示出来,让韩丁想象到他初去平岭时风的萧瑟和心里的轻松。而此番再去,却是相似的风景不同的心情。

平岭也下了雨,雨很细,似有似无的,风也比北京小了许多。韩丁下了飞机,乘出租车进城。他在路上停车买了把雨伞,然后先去法院办了手续。离开法院的时候,他犹豫了一下,还是给姚大维打了个电话。他在电话里告诉姚大维,龙小羽放出来了,这案子到此算是完了,剩下的事都是程序性的、时间性的事了。他代表自己也代表老林,再次谢谢他。他虽然是办案刑警,是把龙小羽投入囹圄的人,但为龙小羽洗白冤情,为龙小羽枪下留命,公平地做了应该做的事,帮了很大的忙,因此,怎么谢也不为过。姚大维说:“你这就本末倒置了,我早就说欠你一顿的,今天你既然来了,一定要补上,你中午没事吧,你在哪里我去接你。”韩丁看看表,犹豫一下,说:“我在法院呢。”

很快,姚大维开车来了。中午他请韩丁去吃平岭的土菜。平岭的土菜韩丁以前也吃过,多河鲜,口味重,以酱烧和白灼为特色,很对韩丁的胃口。席间,说起龙小羽这个案子,姚大维自是感慨良多。自嘲也罢、蹊跷也罢,就着两杯白酒下肚,又开始牢骚他的领导,说这个案子让他在队里威信扫地,丢尽了面子,领导上不承担责任,专家们也不承担责任,责任全往他身上推。姚大维甚至说实在不行他就调离刑侦大队,找个分县局待着去。好多分局的头头和他过去都是一块儿的,刑警队长的位置都虚席以待给他留着呢。韩丁看着姚大维酒后的愁容,有些同情,似乎姚大维的处境全是因他而成的,不免找些话来安慰解脱,同时心里暗暗地有些后悔和姚大维见面,听他的这些牢骚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