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第2/3页)

夷安侯一愣,赶紧对常昀磕磕巴巴的道谢。他不是不识礼的人,只是先前受到了太多的惊吓,又因为常昀总冷张脸看起来挺凶的,所以他不敢同这个好像比自己还小一点的少年讲话。

“免了,你道不道谢我都无所谓。我好奇的是,济南王何至于替夷安侯道谢?”常昀话语尖锐,“我们三人都姓常,论起来也不过是堂兄弟而已。但济南王和夷安侯的关系,却好得让我有些羡慕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褚谧君也想知道。所以身为主人,她并没有及时的上前打圆场,而是默然站在一旁等待着济南王开口。

济南王被常昀这么诘问,既不生气,也不慌乱,淡然一笑,答道:“早年,先任北海王薨时,其子嗣之间起了一些争端……”说着他看了夷安侯一眼,这毕竟是对方的家事,见夷安侯点了点头,他这才继续说道:“夷安侯那时因北海国动乱之故,外出避祸,逃到了济南来,因此与我相识。”

这事褚谧君有印象。她虽人在闺中,但喜欢没事就跑到外祖父的书房去翻群臣的上书看。北海国之乱是六七年前的事了,那时夷安侯和济南王都是孩子。

这也可以理解为何夷安侯如此害怕自己的长兄现任北海王,毕竟他是被兄长害过的人。

“阿凇,你说这一次会不会又是……”夷安侯一脸惶恐不安。

“还需等到审讯过刺客后再下结论。”说着,济南王看向了褚谧君。

褚谧君明白他的意思。廷尉、执金吾等人,皆是褚相门生,若褚谧君肯在褚相面前打个招呼,案子查起来会很快。

但褚谧君想了想,却是摇头,道:“我想,如夷安侯遭遇的人应当很多。”

济南王迷惑不解。

常昀倒是懂了褚谧君的言下之意,懒洋洋的开口道:“济南王没有听说么?近来不少宗室都争着要给陛下当儿子呢。”

为了能够入主东宫,那些蠢蠢欲动的宗室不止是贿赂权臣那么简单,有人已经起了杀心。想杀夷安侯的,很有可能不是因为北海王之位和他有龃龉的兄长,而是想要成为太子的那些人。而有幸被刺杀的,绝不止夷安侯。

一向和宗室处于对立面的褚相,会很乐意见到宗室自相残杀的局面。

*

济南王并不鲁钝,他明白褚谧君没有说出口的话是什么,因此那日他最终只是默然带着夷安侯离开了褚府。

“今后不要轻易离开住所。”他这样对夷安侯叮嘱道:“也不要相信任何人。”

“为什么?”

“因为我们已经卷入到纷争之中了。”

夷安侯年虽不大,人也不算机敏,父亲早逝,母族寒微,是皇帝的合适人选。

所以难怪有人会想要杀他。

“颍川王家的次子昨日无故暴毙,两天前御史忽然发难,弹劾一向被人称赞有德行的汝阳王……类似的事很多,诸侯之间为皇位而起的争端,已经开始了。”

***

皇帝一直是个勤政的皇帝。

或者说,他很努力的想要将朝政之事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

挑灯彻夜处理群臣上书于皇帝而言是常有事。这夜过了三更,他还是没有丝毫睡意。

这时他发现了一份由九卿中的六卿联名呈上的奏疏。

内容很简单,请求他从宗室之中选立太子而已。

皇帝皱了皱眉,将这份奏疏放到一边。

接着打开的,是丞相的上书。

看完之后,皇帝久久没有言语。

他知道洛阳城内,常氏宗亲们,正为帝位而明争暗斗着,他很想嘲笑自己那些族人。一则是因为皇帝之位并不如那些人所想象的那样好,二则是因为,那些还在竭尽全力为己身命运挣扎的人并不知道,未来天子的人选,早已被定下。

而作为皇帝,他只要在丞相所写的上书那,批复一个“可”字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