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第3/6页)

  八阿哥对户部的问题早有看法,也曾经劝阻自己的弟弟和亲戚去户部借钱,却没想到有一天自己要接手这个烂摊子。上任几个月,听过大小官员的意见,认真了解了情况,又经手过几笔款项,八阿哥深深感到国家财政隐藏的危机,欠款亏空贪污之中,最容易解决的似乎就是欠款了。对这一切,康熙也不是不知道,只是无法亲手打破自己辛苦多年,一手创立的“安定团结”大好局面吧,听说了儿子的想法,自然一力支持,只是再三叮嘱便宜行事,从权处置。

  本来,以八阿哥的性格,不可能像后来四阿哥那样雷厉风行,不依不饶,决不宽贷,况且康熙没有授命他追款,还颇为顾虑,八阿哥越发地谨慎小心。几次斡旋追讨无效,或许是受到九阿哥经楚言指点,发行债券,集资创业的启发,八阿哥提出了一个类似国债的方案。由户部出面吸收官员手中的现银,按年记息,到期时,如果国家财政允许则付还本息,否则,若该官员尚有欠款则用于冲账,多余部分转为下一期的集资。八阿哥的本意在于为户部争取更多可以支配的现银,同时逐步减少乃至消灭官员欠款的现象,为此甚至许给了二分的利息。

  在楚言看来,这个方案如果能够付诸于实施,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用价值评估的眼光看,账面上挂的不知何年何月能收回来的一千万,也许还比不上二三百万的现金。从个人的角度看,楚言想不出还有比这更合算的事情,欠了对方的钱,如今让你分期付款,先付的部分还可以得到利息。然而,行不通!在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国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是要上升到“爱国爱党”的高度通过一层一层下放指标来发售的,更何况,这里一边是朝廷,一边是牵扯面广借了根本没想还的百官。

  康熙听到这个提案,沉吟许久,说了句“试试吧”,大有死马当活马医的意思。八阿哥全力以赴推行他的方案,利用他的人缘游说于官员之间。然而,就如他当日对楚言说的,一旦涉及到自身利益,那些官员就脱下了道貌岸然的外衣,什么忠君爱国礼义廉耻都能抛到一边,又哪里会把他一个小小的皇阿哥放在眼里。碰了不知多少软钉子,到头来,除了十阿哥和八福晋娘家的几个近亲,根本没人捧场。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十阿哥他们也无非是拿了八阿哥的钱来为他造点声势罢了。

  与此同时,那些没有向户部借钱的宗室和官员,则开始置疑八阿哥提案的动机,无非是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居心叵测,收买人心等等。好在这时候,康熙对八阿哥还很信任,也明白他的用意和为难,总算将对他的诽谤压制下去。

  这天,只有她二人在房里,一边下着棋,一边聊天。冰玉委婉地提起她家里的来信,隐约地暗示了朝中对八阿哥的不满,大概也有让她劝劝八阿哥不要一意孤行,引火烧身的意思。

  楚言暗自叹息,望着冰玉想说点什么,最终还是闭上了嘴。这大概是一向明哲保身,左右逢源的那个人,第一次为了一个分明高尚的理由,把自己陷进了两边不讨好,里外不是人的境地。而冰玉的家人习惯了如今的锦衣玉食,却要在将来付出沉重的代价。以前,看曹家家史,她总是同情曹家,连带地对雍正也有些反感,到了这里,接触了这些人事,才知道曹家的不幸只能说是自食其果。看看胤禩眼下的狼狈,倒对未来的雍正生出几分敬意。不过,若不是生活突然之间天翻地覆,走出奢华的织造府,体验了人情冷暖,曹雪芹也写不出那么一部巨著,曹家也必然沉入历史的长河。这么一想,原来事事皆有因果,她这个“未卜先知”又何必自寻烦恼?又何苦“泄露天机”,平白毁了冰玉眼下的平静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