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Make a Living——你真的理解“挣钱”这件事吗? 第五节 怎样不被贫穷限制想象力?(第2/2页)

另外,关于利弊分析的模型,还有一个决定性的因素也不容忽视,那就是你的观察角度 。人们往往只从某一个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忘记了从别的角度看还有很多别的利弊可能。很多时候,一些道德的、情感的,甚至是偏见性的因素,会让我们有意无意地忽略很多方面的利益,没办法理性全面地分析问题。2012年,纽约曾有一个引起热议的立法,就是禁止在电影院等公共场合销售大杯的含糖饮料。立法者的理由当然很充分——用小杯喝饮料,每次就会喝得比较少,不那么容易引起肥胖,怎么说都是利大于弊。可是,还真有人跟这个法令较真。他们认为,这里所说的“利大于弊”,其实忽略了很多隐性的利益,因为你只从公共服务者的角度看问题,只看到减少肥胖促进健康带来的好处。可是请问,你有认真想过大杯大杯地喝可乐的“爽感”到底值多少钱吗?换成小杯喝,中间产生的感觉差异,又值多少钱?由此带来的心情变好,又能换算成多少利益呢?如果喝到一半没了,带来的抓狂感又相当于多少钱的损失?这样一算,这项禁令很可能就不是利大于弊了。这就是角色的代入感,决定了你的利弊模型。

很多人说:现在年轻人下班回家就知道玩手机打游戏,不求上进,把时间都白白浪费了!可是你忘了,从每天累得半死的年轻人的角度来说,“放松心情”这件事情,本来就是很大的利益。不把这个算进来,当然搞不懂他们为什么这么“丧”了。那么,这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大多数人会看不见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在他们眼中,所有那些不具有道德正当性的利益,也就是不能高大上地拿出来说的利益,都不算是利益。而你只要有这样先入为主的好恶和筛选,在经济学上肯定就是不合格的。穷人思维一个很重要的弊端就是只从最简单的单一角度,也就是对错好坏的角度看问题,忽视利益的复杂性,从而对社会现象背后的真实动因产生误解。

总之,坏消息是,贫穷的确限制了你的想象力。但是反过来,好消息是,想象力也会限制你的贫穷。穷则思变,而这个“思”,本身就是改变现状的起点。正是因为物质和机会的匮乏促进我们思考,我们才不至于一直穷下去。想改变?从提升你的利弊分析模型做起吧!

TIPS:

小学问:摆脱穷人思维,首先要避免利弊分析的常见误区,注意利弊的共生性,拓宽分析利弊的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