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传说(第4/5页)



  等待在期盼中到来。

  历久弥新的喜悦于是在莲七的脸上华美地绽放,花儿一样。

  尉迟乙僧呆呆地站在那里,听见这个貌若青衣泥塑的女子笑意吟吟地对自己说话。她的话好象穿越了时空的界限,在记忆的某个角落,有种亘古不灭的熟悉之感闪将出来。

  他们认识,一定!

  他这样想着,轻轻地嗯了一声,权当回应。

  “看来你什么都不记得了。”莲七将他的表情尽收眼底,轻启朱唇嚅嚅地重复着这句话:”你什么,都不记得了……”

  “姑娘的话让在下费解。”他欠了欠身,谢罪似的说,目光一直安分的低垂着,心无旁骛。

  莲七哀怨的眸子注视着他,然而终于什么话也不曾说,只是保持刚才的姿势,举手抚弄着那张筝,启唇轻唱:”月下君子,白衣无尘。听筝抚曲,不惹俗身。”

  歌词仿佛是佛门中的谒子,尉迟乙僧远远地站着慌,双手合十安静地聆听。

  一只手从后面搭上他的肩,善意地拍了拍他。

  他转过身一看,原来是圣天太子。后者正笑意浓重地看向他。

  “乙僧,你好兴致啊!”在私下里他们之间交情甚好,因此圣天常常直呼其名,省去了那些繁文缛节的头衔,以显亲昵。

  “太子的兴致也不差。”他淡定自若地说,并不曾把圣天的话放在心上。

  “你和那位莲七姑娘有约么?怎么一前一后相继出现?”圣天微笑着,心照不宣地看着他。

  乙僧不曾开口,只是低头聆听。顿了顿,他将心中的疑虑缓缓道出:“太子,我总觉得这位姑娘来历有些奇怪,让我产生出莫可名状的熟悉之感。好象在什么地方见过似的!”

  “她的血书上说的好象是楼兰人氏。”俊眉一挑,圣天想起今天辰时发生的事情。”乙僧,我倒是觉得这位莲七姑娘神秘默测,不知是敌是友。也许是唐王派来侦察我们的底细的奸细。”

  “奸细?”尉迟乙僧皱了皱眉头,”善哉!善哉!太子言重了。莲姑娘不可能是奸细。”

  “你这么肯定?”

  “佛祖曾告戒说:‘面由心生,貌合而神离,谓之不善。’这位姑娘心神俱净,只是眉宇间透着无端感伤,怕是另有隐情。”

  “但愿如此。”

  乐声到此嘎然而止。尉迟乙僧开口问道:“太子可知道燃灯城的传说?”

  “知道。怎么,尉迟大叔不曾和你说过吗?”圣天看了看莲七离去的方向,飘来一阵细密的芳香,像是西域的藿叶香,名贵到只有王室贵族才能享用。

  “父亲和殿下曾经提到过?什么时候?”他惊异了一下,不自觉地抬高了嗓音。

  “很小的时候,当时我和你的兄长甲僧初习佛经,尉迟大叔顺便提到过。”他很奇怪乙僧突然对这件事情非常感兴趣。“有什么问题吗?”

  “我想知道,这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传说?请太子倾囊授之,以解臣惑。”

  “好吧。我们找个地方坐下再说。”

  他沿着刚才莲七停留的方向踱了过去,那股藿叶的香气越发浓郁了起来。

  月光很明朗,可是冷清地挂在黑蓝的天幕上。几颗黯淡的星只身孤影衬着那轮明月,倒让人觉得悲寂起来。

  “在很早很早的时候有个叫莲花峰的地方,上面住着很多修行的僧侣。有一次,一个叫做善慧的僧侣被师傅派下山去,任务是前往燃灯城,向即将转世到凡间的燃灯菩萨投注莲花,度脱一切劳苦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