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前奏(第3/3页)

“李敢,”

想起了他的名字,王明恩对他吩咐道。

“你去叫管家来书房一趟,还有,把最近几天的报纸都找过来,能找多少,就找多少,尽量找。”

报纸!或许能从报纸的新闻里所透露出来的蛛丝马迹中找到一些信息吧!王明恩这么寻思着,因为曾经在军队服役的关系,所以他总感觉这件事里透着几分古怪,可一时间,他却又说不出,到底是怎么回事……

当他在那里翻着报纸,从报纸上找到一些信息的时候他并不知道,其实对铁进行统购,对于朝廷来说也是一个迫不得已的选择。

“铁的产量不够哇。”

作为皇帝的朱明忠看着手中的报纸。忍不住感叹道。

“今年咱们还要再修几百公里铁路。下来还要把铁路往陕西修,而且铁路只会越修越多。但是我们现在的铁产量却很有限。”

几乎是在蒸汽机车展现出他过人的潜力之后。修建铁路就成了朝廷里的一个共识。

反对修建铁路的人也被铁路所展现出来的惊人的运力给折服了。其实那一日千里的速度。更是让每个人都看到了铁路所蕴藏着的力量。

现在在朝廷之中已经有了声音要把铁路修到东北,修到蒙古去的声音。古往今来,边疆之说以不稳固。根本的原因就是运输,运输制约了中原王朝对边疆的控制。

正因如此,当铁路和火车结合在一起之后,他们所展现出来的力量。这些遭受过甲申天变之后十余年异族奴役的官员,然而然地想到了要中铁路去巩固边疆的统治。

在他们看来,只要铁路能够修到边疆,那么。就可以阻止任何一个异族的崛起。

这种想法非常现实,有了铁路,军队可以朝发夕自在,随时随地投入到遥远的边疆。物资也可以源源不断的运往前线。

但是,落后的工业生产制约了修建铁路的速度。尽管现在在那些人的规划之中,也许已经规划了几千公里的铁路。

但是大明现在并不能够提供足够的铁用来铺筑铁路。甚至就连迫在眉睫的铁路修建也要尽可能的集中全国的铁。

至少要把全国的铁都统一调度起来。又这样才能够保证在接一下来的几年中。有足够的铁去修建陕西的铁路。

“陛下既然如此,那就建新的铁厂就是了。”

看着面带愁容的陛下。郑灵笑着说道。

“大明这么大,各地的铁矿那么多,只要就需要天下人肯定会办更多的铁厂。厂多了自然也就不愁铁不够用了。”

听着皇后的这个句话。朱明忠只是笑了笑,然后说道。

“请没有你说的那么简单!现在自约生产的并不仅仅是工厂不够多,而是现在我们的炼铁炉技术落后。而且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的铁矿产量限制了铁厂的产量,想要解决问题,必须要从根本上去解决,不仅仅只是多建几个工厂。”

要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就必须要设立新的效率更高的炼铁高炉,还有就是进一步增加铁矿石的产量。当然还需要提高煤矿的产量。相比之下,恐怕设计炼铁高炉是最简单的一件事了。

即便简单现在也来不及了,毕竟等下还有另一件事儿已经到了必须要解决的时候了。

想到这,朱明忠的神色变得有些凝重。他看了一眼皇后,然后对她说道。

“灵儿,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今年我们就能把建奴彻底赶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