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御笔(第2/3页)

和任何一家报社一样,在报社的门口就设有信盒,甚至设有专人负责负责信件——在《明报》的报社当学徒工的王松除了给记者们打下车之外,他的一个职责就是负责信件的整理,甚至他都不会等门房拉响铜铃提醒着,他会从的窗户前看本区邮递员来没来。若老远看见邮递员的绿制服——因为在街上穿绿色衣服的人并不多,所以,绿色很远就能看见——他就会急急忙忙冲下楼,飞一般跑到门口,在邮递员送信的时候,第一时间接过信,然后再拿到楼上把信分好,再送给报社里的记者、编辑,每天都是如此。

一直以来,报社都是邮局的大客户,因为每天这里都会接到数百封,甚至更多的读者来信,所以它的信都是第一时间派送。和过去一样,在看到邮递员后,王松立即冲下去,从邮递员的手中接过邮包。

然后,王松重新回到二楼,在二楼拐角处那张简易的桌前整齐着信件,他的任务很简单,就是把信分开。

“李传明、张度之……”

将一个个有名有姓的信件分好的同时,又将寄给报社的信一一分开,如果是投稿的往往会写“《明报》呈编辑”的字样,如果是读者会写“敬呈《明报》”,反正大抵上都是如此,大家都会用一些敬语,这是礼数,也是礼节。

“咦?这是……”

就在将信分类的时候,看到其中的一封信王松却不由一愣,那信是普通的信封,上面贴着一张五文的邮票,没有什么新鲜的地方,只不过那信封上写的是“《明报》收”。

“没有用敬语?这人可真无礼,连最起码的礼数都没有……”

嘴里这么嘀咕着,王松直接把信撕开了,他需要看一下内容,然后才能决定这封信递给谁,这正是他的职责。

撕开信封后,王松立即为信中的内容所吸引,内容是推崇军人的文字,文章不长。

“连最起码的礼数都不知道,居然还想投稿……”

这么嘀咕一句,最后王松看到信末的属名时,他愣了愣。

“朱慈炯……这个名字怎么听着有些耳熟……”

“小松,你在念叨着什么,什么朱慈炯……”

离他不远的另一张桌前坐着的陈玉仁听到他的话后,初时也只是觉得有些耳熟,于是才出言问道。

不过,这名字确实很耳熟。

“朱慈炯,陈先生,你听过这个名字吗?这个人寄来一篇文章……”

“好像有些耳熟,好像是……啊……”

突然,陈玉仁就像什么扎到似的,猛的站起身来,睁大眼睛盯着王松说道。

“你,你说什么……朱,朱……”

接下来陈玉仁甚至都不敢再说那个名字,他又急声问道。

“信在那里?”

接过信后,看到信末的署名,陈玉仁便相信这篇文章很有可能是陛下的御笔,毕竟,天底下没有任何人敢于陛下同名,或者冒用“朱慈炯”一名,这可是大不敬。

“信封在那?”

再拿起信封,看清楚上面的邮戳后,陈玉仁便不再有任何怀疑了。他看着文章唇角轻颤道。

“这,这是陛下的御笔,快,快,总编呢?总编呢?……”

不过只是一会的功夫,陛下的御笔亲书的文章寄到报社的消息,就在《明报》报社内在那里为此惊诧不已的时候,在《公议报》的报社内,人们同样也惊诧于这邮差送来的信。

这一天,收到从皇宫邮局寄出信件的《明报》、《公议报》都是大明境内影响力最为广泛的报纸,尽管他们的立场不同,而与《明报》相同的是,在接到这份从宫内寄出的信时,他们同样也为文章中的文字惊诧不已。

“对丘八推崇如此,如何让天下人信服!”

吴伟业看着那皇帝的御笔,声音显得有些激动,尽管他永远都不能再去追究父亲的死因,但是并不妨碍他对皇帝本人的敌意。这种敌意尽管现在已经淡去许多,可是下意识的抵触,让他对皇帝的许多行为都看不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