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第3/3页)

钱伯仲的心神全被后头的证词吸引,看得正心惊肉跳,又被宁端给拉回了思绪,想到自己是该读信的,有些尴尬地清清喉咙,从头开始念起,“副都御使亲启……”

五皇子这信显然写得匆忙,字迹颇为写意,字与字都连在一起,内容也不长。

大意是说,他设法说服了朱家家主朱坚,令其吐露了一部分朱家在暗中做的交易,作为交换,他们想要保住朱家眼下几个最出色年轻人的性命。

听到这里,宁端略微皱了眉,但还是默不作声听了下去。

这是代价的话,朱家提供的信息必须要能称得上这份恩惠才可以。

五皇子精炼地将朱家的罪恶滔天用几句话就总结了,其中包括拐卖良民且绕过大庆律法私下出售谋取暴利、协助东蜀将粮草运至西承助力一名亲王夺政、以及其余一些相比之下无关痛痒的罪名。

这前两条,才是最致命的。

钱伯仲一边念一边看,到那证词的部分简直有些汗流浃背,难以想象一个世家居然有这么大的胆子在私底下做这样大的生意。

东蜀可是到现在都和大庆之间杜绝任何往来的!早些年时,往东蜀探亲的人都会被永惠帝当做通敌之人毫不犹豫地砍头,朱家哪来的豹子胆去协助东蜀往西承左右政权?

尤其是想到西承使团不明不白地就在汴京城里死了个人,钱伯仲脑子里的阴谋转得就差飞起来了。

他口干舌燥地将三份证词都念完的时候,仿佛自己也经历了一场严刑拷问,擦了把额头的冷汗,正要问宁端的意见,却见他正平静地伸手将空了的海碗放回盒子里,顿时有些恍然。

他也不用这么大惊小怪,看大人这番模样,或许早就料到了这么多。

宁端将木盒的盖子扣上,淡淡道,“没提到樊家一个字,却说等到了汴京面见四皇子再详说,他是想在手中扣一份筹码。”

宁端和四皇子从朱家身上最想挖出的,却都和樊家息息相关。

钱伯仲点头,“是这个道理。朱坚口风这样紧,也不怕没命到汴京!”

“这是他唯一的保命符了。”宁端倒不觉得意外,他的手指搭在木盒顶上,整个人比先前看起来气定神闲不少,“四皇子什么时候回来?”

“明日寅时便从天坛出发,估摸着晚饭左右的时分便能到了。”

“我还一时走不开。”宁端便道,“你稍后去一趟牢里提审朱家的牙商。……再派人往席府送句话。”

钱伯仲莫名有些心潮澎湃,“送什么话?”

“就说,”宁端顿了顿,“太甜了。”

钱伯仲嘴角一抽:方才那豆腐脑上,撒的花花绿绿那些可不是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