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第3/3页)

临别前,白恪将一枚从佛寺里求来的平安坠送给白果,郑重说:“这是我与姨娘一同去寺里求来的,怕等不到小王爷出世,只能提前交予王妃,愿他富贵无虞,平安喜乐。”

白果看玉坠水光清透,摸入手中温润非常,定知这坠子不甚便宜。

白恪犹豫二三,又缓缓开口:“再说往日恩怨……”

“都过去的事便不必再说。”白果摇摇头,眸子里是一片清澈无痕,眼里带着些许豁达的笑意。

白恪一时有些赧然,却又蓦地笑开,心头是一片由心的尊重,拱手道:“此去一别,二三载怕是难在相见,忘王妃千万保重身体。”

白果笑着点头,也说:“望再见二弟之时,君亦山高水阔。”

二人就此告别,白恪离了静王府,原该一直在书房处理公务,不愿扰了二人见面的谢临却从庭廊后走了出去,来到白果面前。

“侯府的事,果果当真不在乎了?”谢临拥住他问。

白果手搭在小腹上,却拉着人一块坐到软垫上,轻声道:“父母辈的恩怨本不该牵扯给下一代人,况且白恪从未做过欺辱我之事。如今能在殿下的帮忙下扶他一回,也未偿没有自己的私心在。”

谢临问:“私心为何?”

白果便慢慢说:“我是不受宠的嫡子,他亦是不受宠的庶子,虽说李姨娘受宠多年,但护住一个可能会与侯夫人相争的儿子却还是有些难,白恪五岁启蒙便被送往别处读书,此后夏暑冬寒再无人看护,他似是比我过的好一点,但也就那么一点罢了……如今我能有幸遇见殿下,得殿下疼宠爱护,已不知是几世修来的福分,可回头再见到白恪仍旧要在一滩淤泥里挣扎,免不了心里有些曾经的感同身受。”

何氏是盼着李氏母子俩死的,对她们的怨毒只会比对自己当初还要更深更浓。

“这么说,想来殿下定是要觉得我有些圣人心思了。”白果说道这里,蓦地笑笑,又轻轻捏了捏耳垂道,“只是殿下不知,李姨娘往日待我其实不好,我,我心底也是有些怨她的。可我不会报复她,反而会帮她,帮她的儿子走出一条康庄道,我要她日后每每想起我,便要对我感恩戴德,悔不从前……”

说完,他摊开拿在手中的平安坠,直直望进谢临的眼底。

谢临听完,亲了亲白果有些躁动的眸子,却道:“王妃以直报怨,是大德,李氏母子二人合该对你俯首作揖,感激涕零才是。”

白果唇畔微动:“殿下是这么以为的?不觉得我的心思,实在有些恶劣吗?”

谢临道:“世人看事,只论结局,不问因果,私心谁人都有,可若是不提,又有谁能看透?本王并非圣人,甚至作恶无数,于王妃看来也是否多是不堪?”

白果紧张的攥住谢临的衣袖,猛地摇头说:“殿下行事看似暴戾,却都是做的为国为民的好事……外头的传言不过是曲解!是误会!”

谢临却一边淡笑着安抚他的脊背,一边用平淡无波的语气说:“为国为民有,可本王提刀之时,又何尝没有借此铲除异己的私心?”

白果愣住了,使劲抿住双唇,半晌才用谢临放才自己说过的话,重复道:“世间万事只论结局,不问因果……殿下的意思,我懂了。”

谢临唇角扬起,托手将人拦腰抱起来说:“王妃既是明白了,就不必再自扰于私心为何而起。万事万物只随他去,眼下……还请王妃垂怜,陪本王好生午睡一回罢。”

白果蓦地红了脸,埋入谢临颈间,低低地用男人恰好能听见的声音,小声又羞赧地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