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3/3页)

据说,高华一眼看到那个托盘,竟然脸现欢容,旋即合掌为什,平静地念佛道:“阿弥陀佛,种下业因,必有业果,因果报应,毫厘不昧。我常谓三十岁以前多作恶业,为何至今无报应?常存疑惑之念。今日见此物,我心乃安。我佛慈悲,为免弟子永堕地狱,竟让弟子我在寺中学三年佛法,以明本心。我佛,弟子愿世世诵经,以完此劫!”

她前往毗卢阁,在木鱼边诵《华严经》三卷后,重返精舍,写下两份遗书,闭目吩咐道:“拿酒来,我当不使胡容筝受赐死无辜练行尼之恶名!”

接过灭心莲毒酒,高华一饮而尽。

剧毒登时发作,高华口鼻流血、脸色乌青,忽然间,她挺直身体,嘶声道:“修行三年,我当不堕阿鼻地狱!来生,若必托生为女儿,我愿为关中一民妇,善侍翁姑、相夫教子,也不愿为贵极天下的皇后!佛陀,我亦不愿为女身也!多苦难、多怀忧、多嫉妒,薄命悬之人手,即为天下母仪,亦难逃此厄!倘有万一可能,佛陀,我只求为一平民男子,安然度过一生!”

向来读书不多的高华,竟能在临终前说出这样一番富有哲理释义的诀别之语,令胡容筝震惊。

她有些茫然地接过内侍跪交的高太后遗书,一共是两封,一封给十岁的建德公主,一封给高家几个在朝做官的子弟。

遗书中,高太后说自己缠绵病榻已久,料知不久于人世,故打算饮药自杀,要他们效忠于大魏和胡太后,为国分忧。信尾分别写了上句偈语,意为高太后今生多种恶业,希望来生再戴罪修行。

览毕两信,胡容筝有些厌恶地把信扔了回去,吩咐道:“去交给建德公主和高家的人。”

本来仅有的一丝怜悯之情,此刻也荡然无存。

胡容筝对高太后还留有敬意的原因之一,就因为高太后本来是个心狠手辣、敢作敢为的女人,而如今,胡容筝却觉得,高太后因长期修行变得伪善、懦弱、迂腐、无能……这样的人,令胡容筝有些作呕,她甚至后悔自己没在刚掌权时就除掉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