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页)

难道说,他们当年两小无猜的一句戏言,竟要变成一个惊世骇俗的事实了吗?胡容筝深恨四年前自己一时心软,竟然叫执政大臣元叉从瑶光寺里寻回了已经落发为尼的李嬷嬷和潘彤云母女入宫侍候小皇上,因为,在那郁郁寡欢的幽居岁月里,只有她们二人,还能给北宫、给小皇帝元诩带来阵阵欢笑。

胡容筝早就看好了自己的堂兄、冀州刺史胡盛的女儿,准备将她立为元诩的皇后,一方面,为了巩固胡家的势力,另一方面,也为了在宫中有个强大的后援,没想到,元诩竟然不领她的情,自己看中了身份低贱的潘彤云!

元诩虽然不擅言语,但认准了的事,会相当固执。他们母子目前正处于一个比较微妙的阶段,胡容筝不想为了这件事母子反目成仇。

她想了一想,支吾答道:“诩儿,既然你那么喜欢彤云,不如先给她一个‘充华世妇’的名分,今年再选十名鲜卑八姓和五姓七望世家的良家女子入宫,过得两年,这十一个女人中若有人先生下皇嗣,便立她为大魏皇后,皇上看,这样好不好?”

她已经退了很大的一步,自来,宫中的低级侍女,很难一步登天,被封为名位极高的“充华世妇”,这已经是胡容筝的忍耐极限了。

只要元诩肯答应选妃,胡容筝心底想着,让一个少年心性的男子移情还不是很容易的事吗?不要说那潘彤云年纪偏大,又没有倾国之色,就算她是个绝色佳人,胡容筝也有办法让她失宠。

但让胡容筝始料不及的是,十五岁的少年皇帝元诩竟然坚决地摇了摇头:“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母后不必费心了。皇儿虽然年幼,却也懂得情钟一人是人间至高至圣的境界,生生死死,我只与彤云相守,哪怕飞燕合德重生、昭君貂蝉复现,我也不会为她们动心……我想,我和父皇是一样的人。”

见元诩语涉已故的宣武帝,胡容筝不由得沉默了,她无言以对。

也许,今天元诩对潘彤云的情怀,与宣武帝待她的恩宠是同样的,然而,她不如潘彤云那样懂得珍惜。

这种懊悔感转瞬即逝,胡容筝的第一个念头是,这是绝不允许的!只有一个女人的后宫,成何体统?而她早就挑好了准备入宫的侄女胡真,又该置于何地?

她脸色一沉,问道:“皇上,你到底是来征求母后的意见,还只是向母后宣布你的决定?既然你听不进我的劝诫,又何必深夜至崇训宫中晋见,难道只是为了气我吗?娶妻是你的事,皇上已经到了亲政的年龄,一应大事,都可自决,何必问我!”

胡容筝怒气冲冲地一拂袖子,准备离去。

见母后忽然动怒,元诩大急,他并不愿意与母后闹僵,更不想因为大婚和亲政这些事,和母后冲突。这一向,他对胡容筝说话小心翼翼,从不愿拂逆她的意思,但在终身大事上,元诩却比较固执。

情急之下,他忙上前挽住胡容筝的袖子,缓缓跪倒在地,泪流满面地说道:“母后,天下是我母子共有之,母后与皇儿朝夕相处四年,当知皇儿虔爱母亲,并无专政之念。不要说皇儿现在年纪幼小,还不具备亲政的才德,就算将来皇儿能够亲政,也决无强迫母后归政之事!母后,你放心!”

话说到这个地步,胡容筝倒有些讪讪的,她双手扶起元诩,叹道:“痴儿,你怎么偏偏喜欢上了一个婢子!如果让潘彤云一步登天,居于大魏皇后之位,你我母子都要受到天下臣民的耻笑!你忍心让大魏元氏的高贵血脉蒙羞么?”

元诩拭去眼泪,却并不服气,恨道:“为什么不可以?从前汉武帝喜欢的卫子夫只是一个歌女,竟然也成为大汉皇后,兄弟侄儿都被封侯,但人们只以此作为美谈,从来没见过有人嘲笑汉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