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大汉华章(54)(第5/6页)

“吹牛!”一妇人哼声道,“麦饭难以下口,你这东西看着就无甚味道,哪可能下饭。”

“娘子,咱话可不能这么说,”小郎嘴皮子上下翻飞极其灵活,“这好不好吃,咱现在做了您给试试就知,你要是吃了之后觉得不好吃,保管不问你要钱。”

这还有白吃可以不给钱的事?

在这小郎生火架锅之时,满大街正在闲逛的卢奴县人都聚了过来。

正是饭点,不远处的中山国王宫中也有一群人在围观这种叫做豆腐的东东。

豆腐,作为一种少有的能够在蛋白质含量上几乎等同于肉类的素食,其存在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可以将难吃的豆子转为一种极其容易烹饪入味的食材,更重要的是,它使得大豆中的蛋白质可以为人所吸收。

而在这一过程中,石膏和盐卤起到了绝对的作用。

中山国地处内地,盐卤运输不便,夏安然使用的是石膏。

而且石膏点豆腐相对来说难度要比盐卤低,且石膏豆腐做出来极其嫩滑,含水量高,就算失误了石膏也没什么味道吃不出来。

盐卤就不一样了,盐卤有杂味。

刘彘对于这种神奇的变化特别感兴趣,豆汁凝固的过程在任何一个外行人看来都格外有趣。

沸腾的豆浆呈现一种介于溶液和悬浊液、乳浊液之间的混合状态,而石膏被倒入后会使得石膏中的蛋白质重新凝聚下沉和水分离。

在这一过程中,大豆本身丰富的胰蛋白酶抑制剂被化解,大豆这种直接吃下去容易胀气并且不好消化的产物在变成豆腐之后口感变得极其柔和。

同时,在整个制作过程中,还会产生极其丰富的衍生产品。

譬如已经晾晒在一旁的几张豆皮。

“阿兄!结起来啦!”刘彘眼睛尖,他一直盯着小国王往里头倒石膏液的手,亲眼见证了菽乳从液态变成了半固态,整个小脸都带了「那么神奇的吗」的表情。

夏安然有些犹豫地停了手,让侍者搅拌了两下后停下了手,然后兄弟二人并一干小豆丁就瞪着这个釜子看了半天。片刻后,刘彘问:“阿兄,接下来要怎么做?”

其实没有上手操作过的小国王并不能分辨什么时候豆腐的反应结束,他咳了一声,撑住了作为兄长的颜面,然后稳稳地举起勺子将这些豆腐块移到了用木头匣子和纱布制成的模具中。在这个期间里面,豆腐块将被进行再一次的定型压制,但如何滤水也是一门学问。

没有经验的小国王加上撸起袖子兴致勃勃的小皇子联合起来贡献出了一块介于豆干和老豆腐之间的豆腐产物。

夏安然抿抿唇,对上弟弟有些失落和内疚的眼神,大手一挥表示弟弟你做得非常好,阿兄要的就是这样的!

然后他立刻让人搬来了铁锅,漆油被放进去小火加热,夏安然将原本的豆腐羹制作计划推翻。

这种略有些干的老豆腐比嫩豆腐有更多的粘性,夏安然用刀背将豆腐拍散成团,然后在里头加入绿豆淀粉和蛋清,再撒入盐搅拌成带着粘性的豆腐团子。

勺子是随手被取来的塑形工具,用尖勺沾取团子,超出平面的抹平压实,铜制的勺子入油锅后没多久豆腐块就滑了下去。

此时油温不高,反应动静并不激烈,夏安然在刘彘的强烈要求下给弟弟穿上了小围裙,撩起了小袖子,然后给他搬了一个小板凳让他踩在上头。

刘彘的工作是用筷子将在油锅里的豆腐块翻身。

刘小猪满脸严肃,拿着筷子的姿势别提有多慎重了,其余的几个小孩见他如此立刻露出羡慕之态。

小朋友总是对这种事情充满了跃跃欲试,夏安然一时没注意,再回头时候就看到了几个小豆丁期待的眼神。

小国王沉默了下,看看他们一身的锦袍,再看看不可避免有些脏污的厨房,和充满了危险的可能性的各种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