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第4/10页)

耶稣叹了一口气,不再说下去了。老亚拿尼亚张着嘴站在那里,等着听故事的下文。他自己的嘴唇也干了,喉咙好像要冒出火来。他用乞求的眼神望着耶稣。

“底下呢?”他声音颤抖地问。“你说的故事完了没有?后面还发生了什么事?”

“就欠这么教训他一顿,”犹大哈哈大笑起来,高兴地说,“谁在人世吃得太饱、喝得太足,谁在阴间就要一点不剩地吐出来。”

西庇太的小儿子听了这个故事,却俯到耶稣胸前细声说:“老师,你的话还没有把我的疑难解释开。你多次教导我们,要我们宽恕我们的敌人。你对我们说:我们应该宽恕敌人;即使敌人伤害了我们七十七次,我们还是要原谅他们七十七次。你说过,这是世界上唯一能消除仇恨的办法。可是你现在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上帝难道不能宽恕吗?”

“上帝是公正的。”犹大插嘴说,向亚拿尼亚投去讥嘲的目光。

“上帝也是最慈爱的。”约翰反驳说。

“这么一说就没有什么希望了?”老房主磕磕巴巴地说。“寓言是不是到这里就完了。”

多马站起来,向门口迈了一步,又停住了。“还没完,老爷。下面还有呢。”他嘲讽地说。

“那你就把它说完吧,孩子。我会为你祝福的。”

“那个阔人的名字就叫亚拿尼亚。”说完了,多马拿起他的装货的担子就跑到街心上。他站在街上同邻居们一起开心地大笑起来。

耶稣伸出手来摸了摸他非常喜爱的这位年轻伙伴的头发。“约翰,”他说,“凡是生着耳朵的人都听到了;凡是有脑子的人都能作出判断。他们说,上帝最公正,但他们只说到这里就不再深思了。你是有爱心的,所以你说:上帝是公正的,但这还不够,他也是最慈爱的。所以这个寓言不能到此为止,它还应该另有一个结尾。”

“请原谅我,老师,”年轻人说,“这正是我心里的感觉。连人都能宽恕别人,我对自己说,怎么上帝就不能了?这不可能。寓言如果这样就结束了,那就亵渎了上帝。它一定要有一个不同的结尾。”

“确实如此,亲爱的约翰。”耶稣笑着说。“亚拿尼亚,你听听我说的,就会安心了。你们站在院子里的人,都听着,还有街上的那些邻居们,大家都听着。上帝不但公正,而且慈爱。不仅慈爱,而且他就是我们的父亲。当拉撒路听到亚伯拉罕说的话,他叹了口气,心里说:‘上帝啊,任何人如果发现有人——发现某个人的灵魂正在受永恒的烈火烧烤,虽然他自己呆在天国,又怎能感觉幸福呢?主啊,给他一点水喝吧!如果你叫他凉爽一些,也就减少了我的焦急,救他出来吧!把他救出来也就像拯救了我。不然的话,我也会像烈火烧身一样地痛苦。’上帝听见了拉撒路的内心思想,心里很高兴。‘亲爱的拉撒路,’他说,‘你下去把这个饥渴的人拉出来。我的泉水是永不枯竭的。把他带到这里来叫他喝些水,凉快凉快,你就同他一起在这里松散一下吧。’……‘永远在这里?’拉撒路问。‘是的,永远在这里。’上帝回答。”

耶稣站起来,没有再多说什么。夜幕把大地遮盖;人群已经散去。男人、女人都回到各自破陋的小屋里,但他们还在议论纷纷。他们有一种饱满的感觉。是不是听了这些话就像汲取了营养?他们怀疑地问自己。是的,这是可能的——如果这些话是福音。

耶稣伸出手准备同主人告别,但是亚拿尼亚却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老师!”他喃喃地说,“请宽恕我吧!”眼泪从他眼睛里扑簌簌地落下来。

就在这天夜里,在一棵大家都躺在下面睡觉的橄榄树旁,犹大跑来找到马利亚的儿子。他的思想乱成一团,决定要找马利亚的儿子好好谈一谈,他要把牌摊在桌面上,把所有的事都弄得一清二楚。白天在那老罪人亚拿尼亚家,他听到阔人在地狱里受罪的话非常高兴。他拍着手大喊:“真是罪有应得!”可是耶稣却从眼角里盯着他,看了他好一会儿,目光里好像充满了谴责。直到现在他还觉得那目光在折磨着他。所以无论如何他也得来找耶稣把账算清楚。犹大是不喜欢模棱两可的言词和鬼鬼祟祟的眼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