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第4/5页)

也有学者主张,收录在《出云国风土记》里的内容是《古事记》和《日本书纪》没有收或遗漏的部分,目的在于弥补《记纪》[2] 的不足。基本上,《记纪》和《风土记》不会有重复的部分。话虽如此,但觉得这是个谜的人并不会因为部分学者的主张而放弃怀疑的态度,仍然会觉得其中一定有什么缘故。

吉敷针对八歧大蛇传说部分研究《古事记》,花了整个晚上。到了第二天星期日的时候,他才好不容易有时间打开波地借给他的史学院学报。

吉敷已经了解以前的学者是如何来解释八歧大蛇的了,接下来他想知道野村操有什么看法,做了什么样的解释。波地说过,野村操的说法可以说是前无古人,非常独特。她的想法到底如何呢?吉敷充满了兴趣。

因为是论文性质的文章,和《古事记》的现代语译文截然不同,字里行间的意思很难掌握,吉敷看得非常费劲。如果不是很有兴趣知道野村操会有什么与众不同的说法,吉敷大概会看到一半就把学报丢掉。

因为要详细说明的话可能会变成长篇大论,所以就从结论说起吧。野村操的说法可以称为“大山爆发说”,也可以说是“岩浆流大蛇说”。果然是划时代的说法。

在《出云国风土记》里,大山指的是火之神岳,也称为大神岳。这座山现在已经是死火山,但是从前曾数度爆发,岩浆窜流的模样不是很接近出云人对八歧大蛇这个怪物的想象吗?这是野村操有此说法的根源。

看到野村操的说法后,吉敷不禁大为佩服,深感言之有理。去年三宅岛火山爆发后不久吉敷就去了一次。那次虽然是因公出差,但却让他有机会目睹了火山爆发之后的地方景象。

那次的见闻中有一个景象让吉敷至今记忆犹新。他在一家民宅的院子前看到从火山口喷出来,被推涌至此的看似已经冷却的岩浆。但是,当他稍微靠近一点点那好像已成块状的熔岩,就能感受到其散发出来的热量,这让吉敷觉得很不可思议。再靠近一点,吉敷看到熔岩上有一个奇特的圆形小洞。让吉敷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个圆形小洞好像熔矿炉的小窗,可以看到里面还在燃烧的红色火焰。

现在回想起来,“像火盆一样的大蛇的眼睛”大概就是这个模样吧?炭火在火盆之中燃烧得像要喷出火来的样子确实符合对大蛇眼睛的描述。

那时驻在当地的警察的话也很有意思。那位警察四十岁左右,他说救灾的时候他沿着山路前进,岩浆也在他的眼前沿着山路前进。如果他说的是实际的情况,那么岩浆前进的速度大概和脚踏车差不多。他还说在他前面往前流动的岩浆不断地发出“咻、咻”的声音。那声音让人联想到巨大动物的鼻息声。

读了野村操的论文后,吉敷立刻想到当时那位驻警的话,他的直觉认为,或许野村操说对了。

野村操的论文里附了很多照片,那是从上空拍下的夏威夷基拉韦厄火山爆发时的情形。

她在论文中说:“请读者看这张照片。这是晚上从空中俯拍的,岩浆从山顶往山脚缓缓流下的情形以及火红的岩浆前进时的模样,和全身血淋淋,背部泛红,好像糜烂了一样,看起来非常可怕的大蛇蠕动前进的情形不是真的很像吗?”她还说,“火红的岩浆在前面分为数路前进,也和八歧大蛇有八个头相呼应。”

还有:“岩浆冷却凝固以后的山谷,经过一段时间后会生长出乌柏、杉木吧?而岩浆的尾部蕴含良质的铁矿也不是不可思议的事。”确实可以这么想。吉敷心里颇为认同。

大山因为有大国主神的神灵坐镇于此,所以成为山岳信仰的对象,在幕府时代结束以前,是禁止一般人入内的地方。野村操说这一点也有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