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晚上8:30~晚上11:00 (美国中部时间) 10(第2/3页)

帕特罗尼在嘴里大嚼着雪茄,没有点燃——他难得顾全防火大局妥协一次,因为此时飞机的煤油味很大——这位环美航空维修主管走到飞机近处,英格拉姆跟在他身后,从员工大巴里走出几个地勤人员,也跟了上去。帕特罗尼检查时,有个人把飞机前面排成半圆形的便携探照灯打开了。就着灯光,飞机的大起落架也只能看到一部分,其余的都埋在雪下的黑泥里。飞机陷进去的地方是一块草地,离30号跑道几米远,靠近与之相连的滑行道——墨航的飞行员就是因为大雪纷飞一片漆黑才没能看清这条滑行道,拐错了地方陷进泥里。帕特罗尼心想,那会儿地下恐怕早已被水浸透了。下了三天雪,气温又这么低,但草地却没冻硬,真是谁碰到谁倒霉了。也正因如此,之前两次想单凭飞机自身推力从泥里出来,只会让飞机陷得更深。现在,眼看机翼下面的4台发动机都快挨到地面了,让人感到不安。

雪花打着旋拍在他的身上,仿佛《和斯科特去南方》里的场景,但帕特罗尼顾不上这些,在心里掂量着把这架飞机弄出来的胜算能有几分。

他断定,靠发动机自身推力把飞机弄出来还是有可能的,值得一试。如果办得到,这是最快的方法。如果办不到,那就只能动用大型起重包了——把11个尼龙起重包一起放在机翼和机身下面,用气动鼓风机往里面充气。等起重包全部就位,可以用重型千斤顶把飞机轮子顶起来,然后再往下面铺些硬板。但是,整个过程费时费力,并不好办。乔·帕特罗尼希望不必采用这个方法。

他宣布:“我们得从起落架前面开始挖,挖深挖宽。还要在轮子那儿挖两条6英尺宽的沟。等挖到轮子,先把沟填平,然后弄个斜坡,慢慢把轮子抬高。”他转身对英格拉姆说,“这可得挖不少土啊。”

英格拉姆点点头:“可不是嘛。”

“等这些都弄完,我们再起动4台发动机,设置全推力。”帕特罗尼指了指那架一动不动,寂静无声的飞机,“这样,它就能往前走了。等它动起来,上了两条沟那边的斜坡,我们就可以让它往这边转。”他穿着在卡车里换好的大厚靴子跺了跺脚,在雪地里看了看软泥地和滑行道之间的椭圆形小道。“还有一件事——咱们得在轮子前面铺些大木板,越多越好。你们有吗?”

“有一些,”英格拉姆说,“在其中一辆卡车上。”

“卸下来,让你的司机到航空港附近再找一些运过来,越多越好。可以问问其他航空公司和他们的航空港维修处。”

紧挨着帕特罗尼和英格拉姆的地勤人员又招呼其他几个人过来,他们赶忙从员工大巴上下来。其中两个人把装着工具和铁锹的卡车上的防水布卷起来,布上已经盖满了雪。他们把铁锹分发下去,在半圆形探照灯明亮的灯光外,人员来回走动,变得影影绰绰。不时吹来一阵狂风,裹挟着雪花吹得大家看不清彼此。他们只等一声令下,便开始干活。

对准707前舱门的一张舷梯还留在原地。帕特罗尼指着梯子问:“开飞机的小伙子还在上面?”

英格拉姆嘟囔着说:“还在上面。就是那个该死的机长还有第一副驾。”

帕特罗尼带着责备的目光看着他。“他们给你添麻烦了?”

“不是给我添麻烦,”英格拉姆郁闷地说,“而是什么都不肯做。我一到这儿就跟他们说要全推力,就像你刚才说的那样。如果一开始就这么做,估计这会儿飞机早就出来了,但他们不敢,所以才会陷得更深。机长今晚犯了个大错,他自己也知道。现在让他把机头朝下抬起机身,估计吓得快动不了了。”

乔·帕特罗尼咧嘴笑了:“换作是我,估计也一样。”他把嚼烂的雪茄扔进雪地里,从外套里又拿出一支,“待会儿让我跟他谈谈。装对讲电话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