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普特曼(第2/2页)

就这样不知过了多久,他就用老百姓在街头巷尾所说的方言叨唠个不停。

一个小时以后,我回到家中,高高兴兴地一边和父母一起吃饭,一边吹牛,然后比往日更加高兴地冲向室外,奔向那童年时代无拘无束的、尚未失去的世界。

不,这所乡村学校,连同那位年老的、脾气总是很不好的老师布伦德尔,都没把我毁坏。我的生活空间没有被夺走,我的自由、我的生活乐趣依然如旧。

姚保琮 译

□读书人语

上学的第一天,是作为“阴影”笼罩在格哈特·霍普特曼的“童年情结”上的。对于已经流逝的孩提岁月(不妨称一般过去式),作家撷取的是现代成年人的视角(不妨称现在进行时)进行观照的,所以就使得童年阶段某些带有恶作剧性质的话语有了质量上的意义,这是一种存在价值的重新裁定。霍普特曼的提示很有力度,选择“上学”与“非上学”,实标是选择童年的“生存方式”问题。当儿童按照自己的眼光与心灵感受与塑造世界时,父母的过早过多参与无疑会助长其叛逆性格的形成。诚然,这里面又有一个“传达方式”与“接受方式”的问题。瞧,霍普特曼短暂的关于童年生活的一段记忆,竟让我们再三在他的境界中流连,甚至会与自己的经历两相对照,我们究竟缺少什么?所有的领悟都是对童年的提炼。 【程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