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西江月(28)(第3/4页)

那罗延磨牙一想,眼睛斜斜朝归菀身上扫了两圈,霎时,就是个不大高兴的样子了,心一动,有意把嗓门往高里扬:

“世子爷,蔡东篱跑回来了,要见你!”

闻言,晏清源眉头一拧,面露微讶:“蔡东篱?柏宫的那个部将?”

见世子爷来了兴趣,那罗延赶紧前行几步,凑上来:“是呀,他也不知怎么就跑了回来,什么也顾不上,就要见世子爷!”

不等晏清源发话,归菀冲他浅浅一笑,抱起青铜,柔声道:“等世子忙完正事,再考据铭文。”

说完,很自觉地朝稍间去了,等她一走,那罗延便把蔡东篱带进来。蔡东篱不过寻常武将,自随柏宫,常年守在河南,邺城都没大来过几回,更不要说同晏清源有过机缘会面了。

此刻,一踏进来,见到的是个极为年轻的郎君,不过身着燕服,一张面孔,眉眼含笑,异常俊秀,那做派,分明是文士一般的清雅自适,若不是那罗延引见介绍,几不能信:

这竟然就是大将军晏清源。

见蔡东篱盯着世子爷,是好一阵的发呆愣神,那罗延暗笑,咳了一声示意,蔡东篱这才尴尬见礼,亏得他脸黑,也看不出多窘:

“属下蔡东篱,是柏司徒的屯骑校尉。”

口中的称呼,仍是魏廷给的加官,晏清源点头微笑:

“我听说,他人正在攻打谯城,你不襄助,怎么跑回来了?”

蔡东篱面上无光,不大自然地回起话:“司徒他如今困乏,其实是有北归的意思,只怕拉不下这个脸。上次,本要托房长史捎信给大将军,没想到,略一迟疑,等信写好了,长史已经走远,才就此作罢。还请大将军宽恕他,召他回京。”

“哦?”晏清源似乎很有兴致,盯着蔡东篱,“司徒愿意悔改啊?善莫大焉,既然蔡校尉回来了,就还是我大魏臣子,先下去歇着吧。”

给那罗延一打眼风,人被送出去安置,一出门,蔡东篱强压激动,没想到大将军毫无怪罪之意,提着的一颗心,一下落了地,忍不住把嘴巴一张,却见那罗延是个公事公办的神情,话头又咽回去了。

未几,那罗延又进来,一副完全不信的模样,眼睛看向晏清源,啧啧直叹:

“世子爷,我看这个蔡东篱,说的不靠谱呀,柏宫什么人,他要是能反悔,猪都要在风口飞了!”

晏清源凝神不语,思索片刻,忽的笑道:

“蔡东篱本就是山东人,跟着柏宫造反,心思不定,柏宫手里的北人多了去,由此可见,真铁了心要弃国离家的,也有些水分,蔡东篱说的是真是假不重要,他肯回来就好。”

“那世子爷什么打算啊?”那罗延没了头绪,把个细眯眼眨了又眨,

晏清源起身,悠游剪起灯花,拍了拍手:“再接再厉,给他手书一封劝降。”

“啊?”那罗延本一亮的眼睛,又黯淡了,“世子爷前后可是写好几封了,还没被骂够啊?”

晏清源浑不在意,打了个手势,示意那罗延退下,喊来归菀:

“你帮我研墨,我要写信。”

听他这么吩咐,归菀好奇,却不多问,朝水盂里滴了清水,一挽袖子,给他研磨起来,晏清源则托腮在案,阖了双目,一只手间或在几面上叩得清脆作响,兀自沉思。

等归菀轻声提醒:“世子,东西都备好了,可以动笔。”晏清源把眼睛一睁,接过她递来的一管紫毫,嘴角微微勾起:

“多谢。”

归菀把镇尺移了移,随口问道:“世子给谁写信,要这么苦思冥想?”

“给柏宫的劝降书。”晏清源也不避讳,归菀一愣,一下想起当日卢伯伯给爹爹写的那封劝降书来,正是为自己的缘故,卢伯伯才忍耻写出来的呀!而这些事,则是后来才明了的了。

她身子不觉晃了一下,逼自己不要再想,淡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