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念奴娇(8)(第2/3页)

“你真是走哪儿睡哪儿,去,把甘蔗汁端来。”

听媛华在教训小丫头,归菀也跟着出来,定睛一瞧,是刚才来时在廊下煮茶的瘦尖脸丫头,两颊点着几粒白麻子,很是醒目,见她这会耷拉着个脑袋,垂头丧气抬脚走人,才轻声问道:

“姊姊怎么了?”

媛华没好气道:“她仗着和府里管事有些亲戚,做事总懒懒散散,每日只一件事,就是困!”说着,又被气笑,摇了摇头,拉着归菀还是回稍间说话,归菀却笑道:

“可刚才煮茶的时候,我却见她精神的很,也在骂小丫头呢。”

媛华目光一闪,一笑而已,等喜鹊再进来,两只眼睛在她身上一掠,什么也没说,只端起碧青的碗,噙了满嘴的甜。

“菀妹妹,咱们去外头说话。”媛华把碗一撂,随即起身,一掀绣帘出来,廊下不远处却是聚了三五个小丫头在那穿花闲聊,里头也有喜鹊,却是倚着个栏杆,半寐半醒似的,一手无聊绕着腰带,有一搭没一搭和站着的个丫头憋着嗓门嘀咕。

媛华一愣,暗道是不是自己想太多了,忽就自嘲起来,以往在家里,几时操过半点心。如今,动辄风声鹤唳,一个脑袋瓜子恨不能掰作两半用,这么一想,心底酸楚,也就恹恹的没了精神头。

于是,慢慢将当日眼中看见的倒影世界又过一遍,等这颗心,又冷硬如石,才一振精神,忽附在归菀耳畔私语了几句。

归菀腮上一热,难堪地捏了捏掌心,小声反问:“姊姊,你问这个做什么?”

媛华面上却是半点难堪的意思也无:“那好,我换个问法,他待你有没有比往日好些?”

这下就犯了难,归菀踟躇,不知如何说,很窘迫地看了媛华一眼:“我不知道算不算。”

媛华怪异笑道:“那就是算了。”眼神一动,似有所醒悟的样子,附在归菀耳畔又悄声说了几句,两人凑一起,倒像两个闺中小儿女,说不完的体己话。那边的婢子们不约而同的都把目光飘过来,看在眼里,默默笑了。

日光稀薄时,归菀被刘响接回东柏堂。

进了大门,本要回自己的梅坞,想了一想,步子一折,朝他书房走来,却远远见侍卫都在园子外头带刀立着,一丝不苟的挺着个背,这阵势,弄得归菀倒不好上前了。

一回头,后面跟来了刘响,归菀问道:

“侍卫怎么都在这站着呀?”

刘响待她客客气气:“世子在议事,陆姑娘先回吧。”说着,那边走来两个下人,端着瓜果和奶酪子,同刘响一道进去了。

只留个归菀,若有所思地看片刻,扭头回了梅坞。

这边刘响刚一露面,入目的,就一个靠在檐下的那罗延正抱肩发呆,两人目光一对上,那罗延随即把嘴撇开了:

“接回来啦?”

刘响低笑两声,斜瞟他一眼:“你别老是气鼓鼓的,世子爷稀罕就稀罕了,不知哪天就不稀罕了,你管那么多做什么?”

“还说我?”那罗延把两只眼一瞪,呲着个牙,跟被惹毛的狗似的,“你之前不也颇有微词?看她不惯?”

刘响两手一摊,肩头耸起:“可世子爷喜欢她,再说了,世子爷还能镇不住个女人?我不信这个陆姑娘能翻出什么花样来!”

两人在廊下嘀嘀咕咕半日,等送茶点的人一出,瞧了两眼,见里头还没什么动静,不由又把目光一碰,倒没什么话说了,刘响面上一肃,毕恭毕敬打起十分慎重,守在廊下了。却见那罗延忽一跃翻过栏杆,径自出去,刘响看那道身影极快地跑没了影儿,自知定是身负要务,也不再相管。

书房里,沙盘摆出,晏清源在上头已经划拉了半日,几个心腹,崔俨李季舒都是文臣,对军国大政并不擅长,一时间对晏清源刚接大捷军报就火速拿出的征战主意,难能消化,只得都把目光投向李元之--他做了大相国多载参军,这样的事,说给他听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