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念奴娇(30)(第3/4页)

三军过了蒲津渡,黄河西岸就是昔年追随孝武帝入关的王文守的冯翊城。老头子又倔又硬,守城多年,晏清源自知难下,也懒得耗在此处,索性撂几句杀人诛心的话,把个老头子气得吹胡子瞪眼,站在城头,大骂道:

“鲜卑小儿,想死的就打过来吧!”

晏清源高坐马背,以鞭叩鞍,亲自回他:“王老将军,你这破城我容你多住几天!后会有期!”

说完,轻描淡写哂笑,跟左右诸将道,“绕开他,回头再收拾这把老骨头。”

“我期你娘的头!”王文爆炭脾气,对着一骑绝尘远去的晏清源还在破口大骂,顺着风,隐约送到晏清源耳朵里,归菀似也听见,忍不住道:

“世子,他是不是在骂你呀?”

晏清源微微一笑:“让他骂,”说着,乜一眼归菀,“你不也骂过我?”

他这么一说,归菀彻底闭了嘴。

弃了冯翊城,大军过洛水,再往西,最终屯兵于许原,此刻,西距长安城不过百里有余,东距昔年大相国惨败的潼关也不过百里有余。

贺赖的兵力,一路在益州,一路在弘农,抢粮饱食后,又马不停蹄昼夜兼程地命人朝关中送,以解饥荒。听闻斛律光率步骑三万来攻,果断撤离弘农,火速回援入关。

西军善守,斛律光此行并不顺利,虽合围而上,却一时难能攻下,无奈,只能切断粮道,准备困死守将。

得知贺赖大军还在渭水南岸,正焦头烂额征召华阴、蓝田等各州兵马,晏清源这个时候,停滞不前了。

千里眼一搭,四下一马平川,尽收眼底,他生平未曾踏足关中,可谓人也生,地也生,沉吟片刻,命人把高景玉传来,向他打探起周遭地形。

高景玉自降后,备受礼遇,此刻,含含糊糊像是不肯细说,听得诸将窝火,这就要立下拿刀砍了他,被晏清源拿眼神制止,那道温和谦逊的目光始终不变:

“行台,须臾之间,就让你背主求荣,的确难为人,我只问你,这一带,是否如我所观,尽是平地?”

高景玉被他弄得汗颜,一时煎熬,这一带他自是相熟,顿了顿,不答反问:

“大将军,往西,你就能直取长安,在这等,则可半路截杀西军,让他们再也回不去长安,我看大将军既然停在这了,是要一决雌雄的意思?”

听他简直是没把自己当外人,直接过问起军政大计来了,段韶也都沉不住气了,目光一寒,很想骂人,晏清源却只是一笑而已:

“行台,你看我是取长安好呢?还是等贺赖好呢?以你对贺赖的了解,他又会如何?”

高景玉沉默,晏清源居然十分有耐心,末了,终于等来他一句:

“死地求生。”

他说完,又补道:“地形之事,即便我说了,大将军又怎能妄听我一人专辞?请大将军自行勘测,必有所得。”

他丢下这就句,拔腿走人,把诸将看得一愣愣的,终于有人忍不住道:

“他一个降将,不能死节,又不愿真心追随大将军,这样的人,跟王叔武有什么区别?大将军,为何还留他性命?”

晏清源并不生气,脸上微妙一停:“他已经告诉我很多了。”

诸将又是一愣,七嘴八舌的,都在骂高景玉故弄玄虚,不安好心,等晏清源把手一扬,立刻噤声,围着个舆图,商榷起军情来了。

这一议,更成煮开的一锅沸水,有说根本先前无须渡河的,只管在弘农死困,三军不动,把西军逼回关中,只等饿死,坐收战果。另一个立马反驳,如今益州形势不明,萧逸掉头过来支援关中也难说定。又有说索性不如突袭长安,直捣老巢,贺赖自是再难回天的,如此不一而足,各自有理,吵得晏清源头疼,却还是一副极有耐心的模样,等这锅沸水有了冷却的意思,才把舆图一卷,夹在腋下: